在互联网手机兴起的大潮之下,仅深圳这座城市就诞生了超过 1000 家互联网手机企业,如今经历几轮洗牌之后,大多不见了踪影。同为深圳起家的一加手机,在 12 月 17 日则迎来创立三周年纪念日,并且在低调中已经开始盈利了,成为业内一个不可忽视的品牌。
周六(12 月 17 日)的时候,刘作虎在微博上 Po 了这样一段话:
今天跟大家一起度过了 OnePlus 三周年生日派对,很开心。希望四周年、五周年、十周年的时候,我们还能聚在一起,NEVER SETTLE!
可以说,在刚过去的手机产业腥风血雨的三年间,能够活下来实属不易。就在前不久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时,刘作虎的好机友,网易创始人丁磊还对媒体表示,很早之前就和刘作虎交流过,根本不建议他做手机。
然而,我们不禁疑问,对于自成立以来就主打单一品牌、单一卖点,甚至单一广告语,在其他手机厂商大打营销牌,上演机海战术时,三年来只做了 5 款产品的一加,凭什么可以走到今天?
植根于刘作虎内心里的海外情节
创立一加之前,刘作虎本人就有着多年的海外市场经验。在很早的 2006 年,刘作虎就曾经带领团队在欧美售卖蓝光 DVD,并用互联网思维,在没有线下销售门店的情况下,用论坛与用户沟通互动,评估之后对产品进行升级、完善。
意外的是,竟然在欧美 500 到 1000 美元的高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步步紧逼索尼、天龙等国际品牌。
正是这个时候,刘作虎就认定,在海外市场,只要产品好,老外就会尊重你,认可你。
这也基本上定下了一加的品牌调性。于是,一加在成立之初,打出的“不将就”Slogan 一直延续至今,只出旗舰机的传统也从未改变。
“你在一加买的手机一定是旗舰机,用一加就是用旗舰机”,刘作虎不只一次如此说道。他还说,一加从来不会打机海战术,也不营造虚伪的性价比,而是做一款让用户满意的真旗舰。
事实也证明,在海外市场,用户看中的并非谁的机型多,而是产品好不好。刘作虎笃定的海外策略也卓有成效,当众多中国手机厂商争抢国内市场时,一加实现了海外市场的首先开花。
尤其是,当时一加很巧妙的选择和国外最大第三方 Android 定制系统的 CM 合作,高性价比和流畅的操作成为卖点。在 OnePlus 1 发布时,随即就获得了包括《时代周刊》、《纽约时报》、《The Verge》等外媒的一致好评,恐怕刘作虎自己也没想到,第一款产品就直接打开了海外市场的大门。
根据一加官方的数据,2014 年 OnePlus 1 共销售 150 万台,其中 60% 出货量来自海外市场,主要覆盖成熟的欧美国家。
随后,OnePlus 2、OnePlus 3 发布之后,在海外市场也一度出现争抢的局面,甚至博得了硅谷名流们的喜爱。如今,一加已经把产品销往海外 33 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在欧美国家颇受欢迎。
刘作虎的产品功底
之前在聊到一加时,包括不少行业人士以及用户都表示,刘作虎是最让人讨厌不起来的 CEO,这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原因:
一个是源于刘作虎的真性情,当夸赞产品时,他会说出一句:手感真 TMD 好。经常会不吝于展现自己的不足,比如说自己记忆力也不好,不会演讲,每次上台依然会紧张。
但作为一加用户,喜欢刘作虎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做产品的功底,这同时也是作为一个有着技术工程师、产品经理经验的基本要求。
如今,这些均成为一加赖以生存的重中之重。
2013 年,刘作虎刚创立一加时,就无意的透露自己要打造“手机界无印良品”的决心,因为无印良品的产品不仅有质感,而且十分简约,每一款都称的上是用心设计的精品。
但是与其他标榜学习无印良品的厂商大肆扩张产品线不同,刘作虎口中的科技界无印良品,并不是去涉足纷繁多杂的生活品类,而是要在设计、品味、追求上学习“无印良品”,做出简约,漂亮,有质感的产品。
事实上,刘作虎也一直这么做,甚至某些时候有过之而无不及。
比如,一加的机身设计和材质就颇受用户喜欢,砂岩黑和竹木背板也非常吸引眼球,同时一加也是继摩托罗拉之后,第二家在手机上采用竹木材质的厂商,从而引发了一波换壳潮流。
刘作虎对产品的较真,还体现在圈内争相讨论的一次经典案例上。那就是 OnePlus 1 刚推出时,因为手机屏幕的光源在最下方,所以对屏幕倒光膜做了渐变处理,但这种视觉上的渐变被部分人演绎为“黄屏”,在官方渠道解释都无法平息的情况下,刘作虎亲自上阵开了 YY 个人频道,直接让用户进来骂,然后再从技术上讲解,结束了这场争议。
你很难想象,在众多手机厂商争相 PK 的今天,一家手机厂商的每一款新品,都能获得一向善于挑刺的用户甚至外媒的好评。或许正如刘作虎自己所说:互联网思维的根本还是做好产品,用互联网的方法提升用户体验,一直很反感虚的东西。
但与其说一加现阶段的成功凭借的是精品策略,倒不如说显露了刘作虎性格里倔强的一面更为贴切。
踩过的坑不少,但反馈及时有效
今年 4 月的一次手机沟通会上,机缘巧合偶遇刘作虎,他说了这么样一句话:现在执念坚持做好一件事的人越来越少,想做好也很难。
毫无疑问,一加一直在坚持做好手机这件事,但回顾过去这三年,它踩过的坑也并不少。
2015 年临近年底,刘作虎的一封公开信坦诚的透露了一加产品不成熟、急于冒进。刘作虎真性情的特点,在这一封内部信中再一次展露无遗。但其实这背后考验的是他对公司战略、产品甚至供应链的控制力。
于是,我们看到 2016 年的一加选择在三个方向聚焦再出发:
1、软硬件研发资源聚焦;
2、海外业务本地化;
3、中国市场坚持互联网精品路线,不再拓展线下渠道,坚持做好产品和服务。
2015 年的时候,一加曾试图拓展线下渠道,更是推出 OnePlus X 系列应对价格战带来的冲击,但是线下渠道由于重运营大幅拉高成本,OnePlus X 也实属应对行业变革的无奈被动之选。
于是,一加果断关门线下门店,砍掉 OnePlus X 系列。这样一来,通过优化运营模式,降低运营成本,直接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这背后,考验的正是刘作虎及时反省以及快速有效的控制力。
一加的做法,也在向用户传达一种理念:不会为了价格而牺牲品质,精品路线一如既往坚持不变。
刘作虎创立一加前在手机圈多年的摸索经验,也使得他深谙硬件制造业供应链的门道。
比如,OnePlus 3 刚发布时,刘作虎刻意降低备货量,因为 2016 年被认为是手机出货量递减的一年,但是没想到销量比预计的多太多,后来再想加单的时候,遇到上游供应链紧张,所以再想追加的时候很困难。
作为一个手机厂商来说,试问没有哪一家不想卖的更多。但刘作虎在对一加产品很有自信的情况下,依然选择降低了备货量,这考验的就是他本人对供应链的把控。要知道,互联网手机因库存问题,导致货卖不出去而反复降价的例子并不在少数,最终不得不伤害花了很大力气才沉淀起来的品牌调性。
除此之外,在海外市场,虽然一加手机颇受用户欢迎,但是刘作虎依然选择了步步为营,OnePlus 1 上线火爆之后,刘作虎却接连拒绝亚马逊、韩国第二大运营商 KT 的合作请求。然而,在进入印度市场时,刘作虎很适时的选择亚马逊作为独家线上销售渠道。
刘作虎很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找什么样的合作伙伴。
如今,一加已经走过了它的第 3 个年头,可以说有成功、有危难,那么在接下来的 5 年,甚至 10 年,它该如何走下去?一场场硬仗正等待着刘作虎和他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