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自己吃自己:动物古怪的自食行为其实很普遍

游客 2016-12-16 09:00:24    201212 次浏览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我们许多人都咬过自己的指甲,但在自然界中,有些动物的自食行为远远超过了“咬指甲”的程度。

自然界是残酷的,残酷得有些不可思议。一些动物会与其他动物展开可怕的缠斗,或者为了饱腹,或者为了繁衍后代,甚至有时只是为了玩耍。动物界的许多物种都具有同类相食的行为,为了生存或取得优势地位,它们会毫不犹豫地吃掉同类。

然而,还存在着另一种比单纯的同类相食更加极端的行为:有些动物会偶尔吃掉自己身体的某些部分。这种古怪的行为被称为“自食”(autocannibalism)。

自己吃自己:动物古怪的自食行为其实很普遍没了一条腿的亚洲黑熊

有人认为,任何动物都不会有意吃掉自己的身体部分以维持生命,但许多动物会咬断自己的腿或尾巴,以从陷阱或兽夹中逃生。这是真的,并且有许多令人不忍观看的记录。狗、熊和猿猴是最常被发现啃咬自己皮肤、肌肉、肌腱和骨骼的动物,而这么做正是为了咬断被夹住的腿或脚。

2007年,有人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中部的Tesso Nilo国家公园拍摄到了一只不幸的老虎,它的一只前爪不见了。很显然,它是自己把被捕兽夹夹住的前爪咬断的。尽管看起来很极端,但这些行为对这些动物而言很符合逻辑,失去肢体远比失去生命好得多。不过,有些动物吃掉自己身体部分的原因似乎就没那么符合常理了。

自己吃自己:动物古怪的自食行为其实很普遍一种海鞘(学名为Salpa maxima)的幼体,可以看到它的“脊索”自己吃自己:动物古怪的自食行为其实很普遍一种海鞘(学名为Polycarpa aurata)的成体,已经失去了“脊索”

还有人举出了海鞘的例子,表示“海鞘在部分生活史中会吃掉自己的大脑”。海鞘是一类结构较为简单的海洋动物。它们生命初期是以游泳幼体的形式存在,看起来有点像蝌蚪。之后,每只幼体会附着在岩石或其他物体表面,从此不再移动。

与陆地上的毛毛虫类似,海鞘也会经过蜕变,变得完全不一样的形态。成体海鞘看起来就像是小小的、凹凸不平的袋子,通过滤食周围的海水存活。不同的生活方式意味着,海鞘幼体和成体的内在结构有显著的不同。

“幼体的身体只有基本的结构,包括沿着背部的非常简单的神经索,有点类似更复杂动物的脊椎,”英国海洋生物协会的约翰·毕绍普( John Bishop)说,“在神经索前方的是一个神经节,又称‘脑泡’,以及用来感知光线和重力的器官,这些器官能帮助海鞘找到称之为家的附着地点。”

当海鞘长到成体的时候,许多结构就消失了。“一旦附着成功,未成熟的成体就不再需要感觉器官和神经索,甚至尾巴,它会把这些都吸收掉,”毕绍普说,“脑泡会转变成一种脑神经节,只负责帮助固定的成体摄食。”

这么看来,海鞘的行为并不像听起来的那么血腥——它们并没有多少“吃”或“消化”掉简单大脑的意味。相反,它们是对原先的器官进行了回收利用,转变成其他更有用的器官。然而,还有一些动物却以吃掉自己的尾巴著称。

自己吃自己:动物古怪的自食行为其实很普遍这条雄性眼镜王蛇(学名:Ophiophagus hannah)正在吞下一条雌蛇。蛇会不会吞下自己的尾巴呢?

有人提出,一些捕食其他蛇类的蛇(如眼镜王蛇和滑鼠蛇),有时会将自己的尾巴误认为是其他蛇,从而“吃自己”。有一个希腊词语“ouroboros”,意思是“衔尾蛇”,象征着生和死的永恒轮回。还有人报告称,他养的蛇把自己身体吞了一多半,直到最后窒息而死。

那么,真的有蛇会蠢到把自己的身体当成晚餐吗?

“大部分的蛇利用感受温度来寻找猎物,因此自己的尾巴很难吸引它们的注意力,”南澳大利亚博物馆的萨利·索思(Sally South)说,“但少数蛇类会利用‘尾部诱饵’(快速地摇动尾巴)来吸引猎物。有些甚至只是在兴奋的时候就会这么做。蛇类的大脑很小,更多的是被动反应而不是积极主动,因此这种动作可能会吸引它们的眼球,并使它们想到‘猎物’。”

与之类似,史密森尼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詹姆斯·墨菲(James B。 Murphy)曾经看到“一条正在蜕皮的眼镜王蛇开始吃蜕下来的蛇皮——还连在尾巴上。这条蛇继续吞食与蛇皮连着的尾巴,然后是身体,直到有人介入它才停下来”。

墨菲提出了一个观点对此进行解释。“来自自己身上的猎物气味,特别是对于那些缩紧的蛇来说,很容易与正在吞食的猎物气味混淆,”墨菲说道。换句话说,尽管蛇类确实会不时地尝试吃掉自己,但它们似乎并不是有意这么做。

自己吃自己:动物古怪的自食行为其实很普遍一只产仔后的家猫正在吃掉自己的胎盘自己吃自己:动物古怪的自食行为其实很普遍如果你不吃掉自己的胎盘,别的动物会替你吃掉

那么,那些与我们关系较近的动物呢?特别是,哺乳动物是否会有自食行为呢?

有人指出,哺乳动物常常会因为不同原因而吃掉自己的部分身体,比如有些动物母亲(比如猫)会吃掉胎盘。事实上,这种行为很普遍。“大多数有胎盘哺乳动物会在分娩期间吃掉自己的胎盘或舔食羊水,”美国西北大学芬伯格医学院的辛西娅·科伊尔(Cynthia W。 Coyle)说,“有几种假说就这一行为可能对动物有利的原因进行了解释,但大多无法在不同物种间得到支持。”

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的马克·克里斯塔尔(Mark Kristal)提出,食胎盘行为(placentophagy)可能对刚刚分娩的动物有缓解疼痛的作用。克里斯塔尔的研究通常以啮齿类为研究对象,但在一种更加复杂的哺乳动物中,也存在着这样的行为。

在2015年的一项研究中,科伊尔和她的团队对人类的食胎盘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种行为其实相当罕见。而且,在西方文化中,这是一个相对现代的现象,尽管一些替代医疗从业者和所谓的“健康导师”将此作为自然和传统的方法进行推广。在许多文化中胎盘是受到崇敬的,吃胎盘是一种禁忌,而在部分文化中,胎盘被视为具有特殊功能的药物使用。

“在各种文化中,我们没有找到有任何历史记录表明人类母亲会这么做,”科伊尔说,“这一行为似乎是相当近期的现象,特别是在西方文化中。”她还发现,没有确实证据表明食用胎盘对人体健康有益。

“宣传食胎盘行为的人常常引用动物研究的结果,来支持对人类有益的观点,”科伊尔说,“但这些益处,其实并没有在动物研究中得到论证或支持。这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对人类来说,是否至少存在着部分安慰剂效应?”

如果科伊尔是对的,那么,人类中的食用胎盘者就是动物界中罕有的有意自食的例子——不同于被捕兽夹困住的野兽,后者有相当合理的理由咬掉自己的肢体。(任天)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