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三件并不相干的事情,前两件都出现在了今天早上虎嗅的版面上。
首先是当当完成私有化,作为曾经的领先者,今日的回归却没有了王者归来的霸气,不禁让人唏嘘。
第二个内容是人人车李健说,二手车行业到了拼刺刀的时候。其实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就有点点存疑,看完内容之后,我并没有完整和清晰的领会观点(可能是我资质有限,比较愚钝)
但是和链家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并不是和链家本身有关系,只是我想用传统的二手房行业做个对标和类比。看似不相干的三件事,三个企业,三个行业,我却觉得有点内在联系,至少问题的焦点就在“刺刀见红”这件事上。
什么时候需要进行刺刀战呢?肯定已经是短兵相接,射击已经无法拦阻敌人冲锋,为了守住阵地,在狭小空间内和对方开始白刃格斗。可是,这样看来就有介个疑问了。
二手车市场真的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吗?
二手成市场的竞争空间真的狭小到要白刃战了吗?
1、当当和人人车
以2010年当当上市开始,到现在私有化完成,这6年时间几乎可以说是当当失去的6年。虽然当时当当占据了电商的头把交椅,但是当时整个市场空间还很大,各家的占有率还非常小。眼光到底盯在存量市场,还是盯在广大的增量市场上呢?
当当先是只把眼光盯在图书市场,后来又尝试了3C产品、服装、百货。但都是浅尝辄止,并没有将更加广大的市场作为战略重心重点投入。总之,李国庆和余渝两口子也找了很多理由,我也不做任何评价,反正说什么听起来都像是马后炮。
回到人人车身上,二手车市场真正的空间有多大,今年的二手车市场应该能突破1000万辆,电商平台整个才能占到多少份额呢?近10年来,中国新车销售已经块超过1亿台,这都是未来二手车市场的具体大空间。
那么,问题又来了,人人车的对手是谁?要和谁进行白刃战,刺刀见红?
是其他C2C,C2B,B2C二手车平台吗?大家都是刚起步,市场份差不了多少,你干死对手并不能代表确立了市场领导地位,因为你的市场占有率并不支撑你地位。
是散落在各地的一个个中小传统二手车公司,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车贩子吗?在局部和微观上,是互联网的信息透明让他们的生存空间压缩,一定程度上砸了人家饭碗,其实并不是人人车,是互联网本身。
如果说,真的要刺刀见红,白刃格斗的话,就应该是传统的交易习惯,是如何提高二手车电商在整个市场上的“成交占有率”。
2、链家和人人车
二手房市场和二手车市场有太多的相似性,市场存量巨大,交易金额大,交易周期长,交易频次低,客户相对理性等等。
举出链家的例子,只是想说从原来的遍地小中介和“房虫”的交易模式和习惯,到大型中介这个过程中,在增量市场上的空间和争夺上游的重要性。我个人在13年前就在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几乎真个房地产市场二三级市场快速发展的全过程,也算是有点感悟和总结吧。
1)很多大型连锁中介快速铺开店面是为什么,就是为了快速吸收附近的上游房源信息,原因很简单,只有这样买房用户才会向中介聚集,才会有操作和运营的空间。
对人人车和其他二手车电商而言,现在的SKU数量还是太少,瓜子说自己现在全国有12万信息,人人车李健说自己现在每个月有二三十万条卖车线索。但是,这些跟市场存量而言,远远还不够。瓜子二手车开城市站,多多少少有点无奈,就想赶紧划地盘,赶紧吸纳更多的SKU。
如果说要拼刺刀,那就一定是要在争夺SKU数量上。
2) 资源一定流向操作卓越的企业,更多SKU数量,更多的选择,更好的服务和运营体系,更快速的匹配和成交,更多的金融服务,更完善的售后服务。只有做好了自己的内功,好的用户体验,好的服务感受,好的成交率,一定会让更多的SKU和下游用户进入自己渠道。
3) 中小中介是杀不绝的,在局部市场中小中介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人际关系、价格因素、便利因素等等,都会保证中小中介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回到二手车市场,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的二手车中小企业,一定会找出新的生存方法来应对变化的,原来的差价空间会向中小城市转移,也会自己组织起联盟。还有一点,他们也不会直接和你白刃战,因为他需要的空间很小,只有在庞然大物要来消灭自己的时候才会奋起反抗,只要有自己足够的空间,他们也不会跟你白刃战的。
市场空白那么大,这时候就喊打喊杀,有点格局小了吧。整个二手房市场经历了将近10年的发展,人们对通过中介获取信息,通过中介成交才形成了一点点习惯,就算这样还是有很多人觉得存在改进的地方。不过后来的二手房电商们似乎还没有找到好办法,毕竟这项业务和二手车交易一样,有着太多无法线上解决的环节,这也是很多传统生意互联网化过程中必须正视的一点。
再说了,白刃战这种事情,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胜利离开的人抬眼望发现自己只是在墙角打了一架,其他人还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