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网讯】从不犯懒的我,近期也出现"拖延症"。一边感叹岁月不饶人,一边抱怨年底媒体太忙。几场大会下来,感觉要散架。在这里,向那些一辈子不松懈的媒体老师们致敬!今天,务必要把这篇写完。
这是上周五在“万物智能互联”主题沙龙上,对英特尔中国区物联网事业部首席技术官张宇的一次采访。相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我,看着记录得满满一页纸,闪光点还真不少,同时鄙视“速记”的字——吃藕丑。
张宇在“万物智能互联”主题沙龙上发表了主题演讲,宣讲了英特尔在物联网领域的诸多动作和那一点点野心,随后接受媒体采访。一说起物联网,这个CTO口才好得竟然像个文科生,训练有素,进退自如。
英特尔中国区物联网事业部首席技术官 张宇
物联网摩尔定律,这个基调定的好高
事实上,英特尔正从驱动PC的公司逐渐变为驱动云计算、智能互联的公司。在英特尔战略转型准绳下,张宇谈物联网事业部是怎么干的。从英特尔近几年大手笔的收购案中,可以看到除X86以外的产品技术公司都可能成为目标,其中包含了可灵活编程的FPGA和人工智能领域的Nervana。目的是丰富自己的产品,实现IA与各个领域的对接和融合,继而打开更多市场。而物联网,这个足够广袤的领域,最适合做这件事。
张宇说,英特尔物联网目前在两个维度上发展业务,一个是重点盯垂直行业,另一个是提供水平化解决方案。总结2016年的成绩:成果喜人,未来可期。增长率超过去年是一定的,数字最后要看看财报。行业上,英特尔物联网在安防和零售保持高速增长,在智能汽车行业实现0的突破。
我还算比较了解英特尔物联网这些年的发展,他们重点在看零售、交通、工厂、教育、安防等几大领域。在新型领域,他们通常采用参与制定互联互通标准的方法切入,比如工业互联网。有人说,高级的玩标准,中级玩技术,低级的玩产品。显然英特尔在这里就玩高级的。在既有领域,尤其是那些现有设备众多,但收集数据困难的领域。英特尔会选择典型应用,制定定制化解决方案。简单来说,套路是这样:发挥自己后端强大优势,优化前端,实现互联互通,再把中间件、软件分析都用上,一套既能收集数据,又能存储,还能分析判断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就诞生了。
如果说技术大熊能够制定半导体的摩尔定律,那IOT的发展规律谁来统治?英特尔显然希望那个人也是自己。张宇说,英特尔把IOT发展归纳成三个阶段:联接、智能、自治。从字面上也比较容易理解其含义,但重点在于每个阶段如何推动发展。据说,这在英特尔内部这已成为“物联网摩尔定律”,并在不同场合向外界扩散。不断向外界发出信号:你赞同吗?如果赞同请站队。
边缘计算,搞个新词儿细化物联网计算
近期,我在几个场合听到这样一个词“边缘计算”(后来想想,每个场合都有英特尔)。张宇在采访中也用大篇幅回答了边缘计算问题,显然这个词跟英特尔物联网有莫大的关系。果然,从最近英特尔、华为在中国成立的ECC边缘计算联盟可以看到,他们搭建边缘计算产业合作平台,推动OT和ICT产业开放协作,聚焦在制造业、能源等领域。这跟英特尔物联网主要盯的行业是一致的。但这样还是不能解释“边缘计算”。
起初听到边缘计算这个词,惶恐自己没文化,经查阅发现它真是个新造的词,顿觉安慰。英特尔中国区物联网事业部首席技术官张宇通过举例来说明。“边缘是指靠近骨干网的部分,比如智能家居里‘边缘’是指家居设备;智能工厂里‘边缘’指的是生产车间。英特尔发现虽然物联网的数据有非常大的增长,但不是所有数据都是通过网络传到云端处理的,很大一部分数据需要在边缘处理。”
这个解释你明白了吗?是不是听起来跟没有云计算之前的那些计算方式相似?笔者立刻揣度,难道要倒退吗?还是说换个新词儿强调本地计算的重要性?
张宇随后解释道,边缘计算并不是代替云计算,是端到端与云计算的配合。运行模式是这样的:在边缘端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特征传输给云端再进行计算分析。好处是大量的数据在边缘进行预处理减少对带宽的负荷,响应速度更快,让后期数据分析更深入、更透彻。
以车联网为例,譬如说特殊车辆物联网、车辆监控等,需要了解车的一些运行信息,这就需要对传感器的信息进行收集,从而掌握车辆运行状况、车辆路线等数据。在这种状况下,可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车辆依靠LTE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但是基站也不是到处都有(且不说还有带宽的问题),那么就需要在车上的边缘智能网关或者节点上进行预处理,在网络条件达成之后,再把需要的数据传输到云端。
以智慧工厂为例,他们苦于数据收集不上来或者收集费用高昂,怎样收集数据、得出分析、提高效率是他们的痛点。如果利用边缘计算,在厂区建立计算中心,然后和工厂骨干网络通信就可以解决。当然,这仍需要工厂增加IT投入。
没想到采访在打开局面后,有收不住的趋势,最终由PR经理Bas出面刹车,不然午饭恐怕吃不上了。能听到英特尔技术大拿如此详细的解答前沿科技问题,我很开心,谁让一个文科生非爱上科技,只能把每次采访当做充电上课的好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