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女外科医生绝活:"小鸡鸡"上绣300针不留痕

游客 2016-12-08 12:36:28    201341 次浏览

捡绿豆、剥葡萄皮、缝香蕉皮、缝被子……医生不做手术的时候,他们在做这些。

女外科医生绝活:
因“用棉签吃饭”走红网络的周建波

最近,湖南省人民医院医生周建波“用棉签吃饭”的照片,在朋友圈走红。周建波表示,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手指的灵活性对于手术的精准度尤为关键。用细小的棉签吃饭,可以达到锻炼手指灵活性的目的。

得知真相后,很多人都被医生的行为“深深震撼”。

河南商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走访了郑州的外科医生,在他们看来,这种练习“就像士兵要练习跑步一样”,外科医生都在做。

女外科医生绝活:

女外科医生绝活:
鼠标线上、抽屉把手上……到处都是年轻医生练习打结留下的黑线

为锻炼左手 故意用左手吃饭、干活儿

“用棉签吃饭?我是没这么做过。不过,作为外科大夫,锻炼手指提高灵活度这事儿是‘家常便饭’。”

说这话的是郑州人民医院副院长、胸外科主任杨玉伦。自打1989年进入外科工作,已有20多年。

杨玉伦说,打结、缝合在外科是基本功,大家都知道,手术中做缝合,都需要打结,在学校就开始练。

结分浅结和深结,为了练深结,杨玉伦会跟同事做个纸筒,在里面摁个钉子,将手伸进去,而且得把结打死,松动了不算。

“病人在手术台上躺着,打结缝合熟练一分 ,病人就会减少一分手术时间。”他说。

从1999年开始,杨玉伦就接触并学习胸腔镜技术。

胸腔镜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比肉眼看到的要清晰很多,它就像在一个黑屋子里开了一盏灯,又装了一个高清摄像头,把屋子每个角落的情况包括很小的细节都清晰地反映出来。就像把医生的眼睛放到了胸腔里,看得更清楚。

可也有一个麻烦事儿,胸腔镜有一个最大的难度,就是手不能直接接触到要手术的脏器,缺乏手感。把以前用手操作的事情,转换成用器械操作,以前眼到手就能到,现在眼睛到了,手里的器械未必能配合到。

当时,为了练习操作,他先从捡绿豆、剥葡萄皮开始。他在一个箱子上打三个孔,一个进镜口,另外两个进操作口。用器械将绿豆从一侧移到另一侧,再移回来。放一串葡萄,器械伸进去,练习剥葡萄皮。

慢慢的,他又开始新的尝试,在羊肺上练习。他找到一个认识的饭店老板,给他提供新鲜的羊肺,他就在上面反复进行切割、缝合的练习,“用了多少个羊肺也记不清了,切割、缝合后就放冰箱里,接着用,不能用了再换。”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他在胸腔镜技术上已经迈上更高的台阶,先后为上千名患者做了胸腔镜手术,在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及各种胸腔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俗话说,熟能生巧,这些大咖真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杨玉伦还说,因为手术视野的问题,位置所限,有时候切割、缝合得由人的左手来操作,“很多医生不是左撇子,都会下意识地用左手吃饭、干活。”

擅长“空中递针”的他 一年能做两千多台手术

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主任韩广森的手艺,在业内非常有名。

他一年要做2000多台手术,平均一天七八台。目前国内直肠癌根治术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个小时,他能在40分钟左右完成;国内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至6个小时,他能把手术时间控制在1个多小时。

一般医生做手术时,打结速度是每分钟80~90个结,韩广森每分钟能打120个结。大多数外科医生的习惯是单手打结,左手执线,右手打结。韩广森会打“少林结”:左右手交替打结,这样打出的结,能少用一半时间。

韩广森的助手、省肿瘤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赵玉洲说,韩广森还有项“绝活儿”,就是“空中递针”。

做手术时,医生一般需要左手拿钳子,右手拿拾针器,要把左手钳子上的针尖,夹到右手拾针器上,交给护士穿针,“只见韩主任‘啪’的一下,就在空中把针换过来了,就像是从钳子上稳稳飞到拾针器上。”

一般来说,一个普通医生需要一个护士穿针,但韩广森的手术,得三个护士同时穿针,才能赶上他打结的速度。

“多做一台手术,就是多救一条命。”这是韩广森的信条。

做到这些,和他早年的辛苦练习分不开。刚成为医生的那些年,他利用一切时间练习打结,走路时、看书时、坐在床上休息时,都是练习打结的时间,往往打着打着就睡着了,醒来后再接着打。

这种“痴迷”的状态,甚至影响到女儿,女儿5岁时,就能学着爸爸熟练地打手术结了。为了练习缝线的手艺,他还缝了很多棉被。

在“小鸡鸡”上“绣”300针的她 为学艺记满10多本笔记

还有一个大咖,郑州市儿童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在业内被称为“玉娇龙”的杨艳芳。

拿尿道下裂来说,患这个病的小朋友,“小鸡鸡”和小伙伴们长得不一样,别人的都是直直的,而患这个病的小朋友的却是弯弯的,“嘘嘘”的时候还得像女孩子一样蹲着,经常弄湿裤子。

除了无法正常站立撒尿外,更可怕的是可能导致不育。

杨艳芳的手术名额已经被排到两年后,杨艳芳一枚钢针“舞”得登峰造极,在三岁孩童“小鸡鸡”上“绣”300余针而不留痕迹。患者恢复后不说做过手术,别人根本看不出来。

人说四十不学艺,杨艳芳却是从这个年纪开始进修泌尿科,学习“绣花绝技”的。

那时,杨艳芳把自己当作“实习生”一样去学习,光笔记就记了10多本,本来不善作画的她,愣是把自己逼成“画家”,将每一个缝合、切割都详细记录。

对“玉娇龙”来说,做手术只不过是“设计产品”、“绣花”。在没有做手术之前,她只看一眼,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我们经常在香蕉皮上练习缝合”

实际上,像网上流传的缝葡萄皮、用棉签吃饭,在一些普外科医生看来,“这就是家常便饭。就像士兵练习长跑、射击一样,我们天天都要练,这些事差不多每个人都做过。”

在省肿瘤医院普外科五病区,鼠标线上、床栏杆上、抽屉把手上,到处都是年轻医生们练习打结留下的黑线,“在空闲时间,我们都会这样练。”赵玉洲说,之前大家练习的线团非常多,这两天检查卫生,已清理了不少。

赵玉洲说,他们平时练习比较多的是缝合香蕉皮,把香蕉皮剥开再缝起来,完全看不出来。他自己也经常买一块带皮的肉,在家里切开缝上。

“不过大多数是刚参加工作的医生在练,后来手术做多了,就熟能生巧了。”赵玉洲说。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