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新规杀到直播入冬?

游客 2016-11-28 16:10:46    200916 次浏览

{从起初的游戏直播、唱歌直播等,再到闹出“直播造人”,网络直播在从小众、窄众走向大众的过程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群众对规范、整顿直播行业的呼声一天比一天高。

11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式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将于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这将显著提高直播平台的运营成本,一些中小直播平台将因此面临新的洗牌。而消息公布后,大小直播平台们除了争先恐后表示对规定的欢迎和支持外,依旧“马照跑舞照跳”。在今年“双11”期间,网红直播迅更是成为商业营销的新战场。不过,问题来了——12月1日,真的能成为直播行业革故鼎新的分水岭吗?

直播乱象屡禁不绝 多部门介入监管,促其走上正轨

7.1亿网民,3.25亿人看过直播,这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截至今年6月的调查数据。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提供互联网直播平台服务的企业已超300家,且数量还在增长。有机构研报甚至认为,2020年,网络直播及周边行业将撬动千亿元级资金。

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在发布《规定》时表示,互联网直播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形式迅猛发展,广泛应用于娱乐互动、新闻报道等领域,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有的直播平台打擦边球,靠低级趣味博取眼球,有的传播违法违规内容,还有的平台违规开展新闻信息直播”,出台规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互联网直播规范管理,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当前火爆的网络直播行业,以用户自制、上传内容为主(UGC),具体又可进一步细分为“表演性质的网络直播”和“实录性质的网络直播”,前者常见的就是各类女主播通过镜头唱歌、模仿、脱口秀以及动作表演等,而后者则是各类会议、活动或事件的网络直播。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指出,自制内容的网络直播,因为欠缺内容前置审核机制,很容易滑入违法违规境地,尤其是“表演性质的网络直播”,更容易出现违法违规问题,也是引发政府多部门对网络直播进行监管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此类主播群体,无论男女,对很多法律法规并不了解,另一方面,此类模式下主播收入来自于围观用户的‘礼物赞助’,因此为了吸引观众、增加收入,一些主播,可能会铤而走险,进行‘挑逗’或‘露骨’式表演。”

新规设下直播新门槛

有证上岗,无证退场或“卖身”

按照目前监管分工,根据直播内容的不同,各大直播平台需要分别接受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文化部及国家广电总局的监管。

对此,李俊慧指出,在监管机制明确之后,直播平台的清理整顿工作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直播行业的重点所在。对于那些还没有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或《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的直播平台,要么终止提供此类直播内容服务,要么尽早申请相关资质或“卖身”给其他拥有相应资质的平台,但“无论如何,直播洗牌已经不可避免”。

据了解,截至目前,除百度、新浪、搜狐、爱奇艺、乐视、优酷等平台外,早已拥有《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或《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中的一证或多证,大多数专业直播平台普遍面临无资质或资质少的困境。比如,斗鱼直播所属主体“武汉斗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花椒直播所属主体“北京密境和风科技有限公司”已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但可能尚未直接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或《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有业内人士甚至认为,随着网信办新规定的发布,国家对直播的平台资质、主播实名、内容审核等方面都有了详尽的规定,在即将到来的2017年,300多家直播平台如无意外,将倒下200家以上。

[《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公布后,之所以被行内称之为网络直播“最严规定”,除了明确平台的管控区归属和相关资质要求外,另一大亮点是首次将互联网信用纳入到网络直播治理中。然而,无论规定将何去何从,充满骨感的现实是:大部分直播平台都还在烧钱的煎熬之中……]

这么近那么远的直播盈利:只见花钱难见入账

2016年被称为“直播元年”,背后是整个行业都处在一种资本狂热的阶段,只见花钱难见入账。斗鱼、虎牙、战旗、熊猫等大型视频直播平台,一方面要承担巨大的宽带成本和高价签约的主播费,另一方面靠与主播礼物分成获得不多的收入,如何将庞大的用户和流量变现成为整个行业的阿喀琉斯之踵。

微博CEO王高飞在5月份启动直播业务曾说过,“直播流水能做到每个月2亿或者3个亿以上才会有利润。而微博目前对直播业务比较头疼的是带宽,一个用户一天就要2元,且明星参与直播的成本还是挺高的,比短视频要贵多了”。

对此,张海峰回应说,“现在直播的人口比率接近50%,这里面高频次看直播的人,比如说能保证一周看一次的人,可能还没到十分之一,所以我认为还有五到十倍的增长空间,市场空间非常大,到目前为止还处在高速增长的状态下,所以我们还在为进入最终牌局而努力,这个时候不敢松口。”

陌陌是少数盈利的大型直播平台之一,日前发布了中概股有史以来最漂亮的一份财报:净营收达1.57亿美元,同比增长319%。归属于陌陌的净利润为4950万美元,同比增长1182%,目前陌陌市值站稳了51亿美元,对比今年最低点已上涨三倍,而这一切的最大功臣非直播莫属。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分析道:“直播对陌陌来讲,最初只是变现的工具,没想到之后发现原来一个月用一次的东西,变成了天天都可以用直播做陌生交友,日活一下子就涨了上去。以前是加了陌陌号也看不到人,聊天对方也不一定回你。现在可能进一个直播房间,刷两块钱礼物就开始打招呼了,还可以加个陌陌号进一步联系,反过来又促进了陌生交友,对它的生态形成了补充,资本由此对陌陌做了两次的重新估值,股价一下子就涨上去了。”

中小直播平台几乎每天都在靠资本“吊盐水”

相比之下,中小直播平台则几乎每天都在靠资本“吊盐水”。

“要搭建一个直播平台,前期至少要融资2000万,组建至少10人的技术团队,10人的产品运营团队,争取3个月产品上线,半年达到50000在线,然后再融资1个亿,或许还有希望一搏。”这是一名业内人士为直播算的一笔账。

在300多家直播平台的共同竞争下,打开一个主流安卓应用商店,搜索“直播”会出来512个结果,除了几家长期占据排行榜前十的大平台有百万以上的下载量,其他都是数十万到数万不等的下载量,甚至还有4位数下载量的应用。

一份针对116家直播平台的统计报告显示,这些中小平台90%还处于A轮及A轮之前,于处于天使轮融资的约占30%,绝大多数都在等着资本的下一轮投资。到目前为止,已有爱闹直播、网聚直播、美瓜直播、猫耳直播等小平台相继倒下。

财经作家吴晓波近日表示:“今年冬天,对于那些做直播的公司来说,将会变得非常寒冷。”

要尴尬的事情,还蛮多的

尴尬

1

新规出台了,直播平台的乱象真能治本吗?

业界人士这样看

多家直播平台均公开表示,规定对专注做好内容的直播平台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避免行业出现那些滥竽充数的平台以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一些业界人士认为,在新规实施前的这段时间里,违规平台和“问题主播”应抓紧自查、整改,否则面临的将是“最严惩处”。

而对于新规出台,虎牙直播副总裁张海峰首先表示欢迎。他说:“这次的新文件,在我看来有两个要点:第一是明确了网信办对直播平台管控权的归属,之前是广电管理为主,现在是网信办和广电两家联合管理为主,其他四家在垂直领域进行管理,梳理清楚了政府管理的职责关系。第二是在新闻直播领域强调了平台的新闻资质这件事情,这对于一些有资质、执照的新闻媒体来说是好消息,以后两个行业的携手合作可能会越来越多。”

业内人士这样看

据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研究员朱巍教授介绍,在我国网络直播实践中,广泛存在为追求商业利益,网络主播忽视法律和道德底线,以“性暗示”、“爆粗口”、“搏出位”、“搏炒作”、“猎奇”为代表的低俗化和无底线趋势,网络直播已经出现蜕变为违法违规表演的显著倾向。而很多网络平台为了商业利益,不惜违背法律底线留住能够获利的主播,即便明知其是“问题主播”,平台担心主播“跳槽”,也不敢轻易得罪。

朱巍分析指出,互联网直播新规从主体责任到真实身份认证,最后到建立信用体系,可以说是一个开创性的规范,特别针对现今互联网直播涉黄、涉赌、涉黑的一些乱象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包括实名登记、即时阻断、新闻信息先审后发、黑名单等措施均剑指直播行业乱象。

法律顾问这样看

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直言,“直播行业的黑名单制实施已经几个月,目前看来效果比较差,原因有很多,首先就是直播平台有没有真正落实?换号换身份证这些手段,如果平台审核严格的话,是能审出来。另外,黑名单制本身是一种滞后解决办法,如果是有目的地发布一些不良、反动信息的话,他们上不上黑名单已经无所谓了。”

此外,在赵占领看来,规定对如何在直播行业实施分级分类管理,以及如何建立互联网直播发布者信用等级管理体系,同样比较含糊,“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具体该怎么建立、标准是什么?主播信用等级是按人气、粉丝量、还是道德水平?是单独制定,还是国家统一?都没有讲清楚”。赵占领担心,规定里的这些含糊内容,让一些有意打擦边球的平台和主播又有了钻法律法规缝隙的空间。

尴尬

2

经历大洗牌后的网络直播,最终要走向何方?

无论最终推动行业大洗牌的是新规中的哪部分条例,在现有的300多家直播企业中,能留存的肯定只有少数。

虎牙张海峰预测,将来一定会出现大体量型的综合直播平台,或许会有三到五家这样的体量甚至大过现在的视频行业的综合直播及内容平台能最终胜出。而现在火爆的秀场美女直播、颜值直播,实质上是一种陪伴式的、聊天式直播,由于自带“打赏”商业模式,将会成为所有如豆瓣等垂直社群类产品实现变现的重要商业模式。

此外,他还预期,各行各业都可以以内容为嫁接,与直播平台结合后,可能会带来弯道超车甚至变革的机会,“实际上这在游戏行业已经得到证明,从最初时候的游戏第一媒体或者社区是多玩、17173这些,现在肯定是游戏直播。在广告营销领域,‘网红 直播’正在给电商销售带来冲击。在媒体内容行业,新快报具体运营的“ZAKER广州”通过直播完成内容的生产与传播,还有就是像旅游、时尚,甚至美食这类需求个性化,用户又缺少正确性、引导性、领袖性意见的行业,也有很多人在积极尝试。”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