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那年背过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吗?
还有彩色版↓↓
突然手痒想把他们全部消除……
在小伙伴的印象中,元素周期似乎表更新到103号Lr铹就没有再继续了。其实,还有新的元素在不断发现中。
2015年12月30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IUPAC)与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Physics, IUPAP )组建的联合工作组( joint working party,JWP )确认人工合成了113号、115号、117号和118号4个新元素。
迄今为止,元素周期表上93号及以上的元素都是人工合成的(从自然界发现的元素只到第92号U铀)。
2016年6月8日,IUPAC经过审核后公布了新元素发现者提出的新元素的命名↓↓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元素是怎么产生出来的?它们的中文名称又会叫什么呢?
>>>>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嗯,就是这位眼中透出深邃目光的老爷子。
▲表中周期为列,族为行
自从门老爷子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后,就不断有科学家往进填充。
小伙伴们可以看到,这个表里所有元素的国别,很明显都是欧美国家。
不过这次,113号元素成为首个亚洲发现的元素记载到周期表。
2015年12月31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宣布,其研究小组合成的第113号元素被国际机构认定为“新元素”,并且获得了命名权。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科研人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也参与了这一研究。
>>>>
元素是由原子核里面的质子数决定的,质子数相同的原子都被归为同一种元素。
比如8号O元素氧,它的原子核内一定有8个质子。但是,氧原子的原子核内有多少个中子却是有多种可能的。有可能有8个、9个,甚至还会有10个。
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核外面的电子来决定的。
比如氢气为什么容易爆炸,而氦气却不容易爆炸,就是因为这两种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个数是不同的。
113号元素是由日本的研究小组使用加速器使第30号元素Zn锌的原子加速,然后撞击第83号元素Bi铋的原子,使二者原子核融合在一起而得到113号元素,这里用到了简单的加法→ 30 83=113。
虽然29 84也等于113,但用第29号元素Cu铜的原子去撞击第84号元素Po钋却不一定能产生出113号元素。
原因在于,原子核好像水滴,其实是非常脆弱的,很容易破裂为很多小水滴。
其中的物理规律与量子力学有关,而量子力学是一种概率性的理论,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单次实验的结果是不可预测的,我们只能找到大量实验的统计规律。
要知道,113号元素是一种极不稳定的超重元素。
它有一个巨大的原子核,包含113个质子和173个中子。
对于这种原子核内有很多质子与中子的大原子核,其能级是非常复杂的,简直可以用“混沌”来形容。
后来人们发现这些能级居然与数学中的素数的分布有相似的规律,这无疑让人大吃一惊。有的数学物理学家认为,素数系统就好像是一个超级大的原子核。
>>>>
马上就到了征集的截止日期,对于这些新元素的中文名称,不少小伙伴给出了神翻译。
比如113号元素,哪些字既能摆明出处,又可以意味深长呢?
鈤ri4、錗wei3\nei4、釥qiao3\jiao3、?tian2估计都是一些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