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莫让伪劣商品毁了网购

游客 2016-11-11 14:57:26    201054 次浏览

一年一度的网购狂欢节“双11”已经来临,近期各电商网购平台纷纷组织货源,发布商品信息,展开营销攻势,期望赚个盆满钵满。然而,近年来,电商网购商品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行业“软肋”,如何加强监管,堵塞漏洞,维护消费者权益,规范网购市场秩序,尽快提升电商信誉,构建网络交易新生态,已成为当务之急。

最近,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网络交易商品质量专项抽检结果,总体不合格商品检出率为34.6%。不合格商品占到了抽检商品的三分之一以上,令消费者大吃一惊。震惊之余,带来的是一连串的疑问:为何网售商品不合格率如此之高?如何加强对网络经营新业态的监管?消费者如何进行维权?

网购商品不合格率居高不下,暴露出电商网络交易平台存在监管漏洞,让一些不合格商品经营者钻了空子。网购商品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不仅扰乱了网购市场秩序,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会砸了网购的招牌,毁了网购的信誉。对于销售不合格商品的平台、商家,国家工商总局已责成相关省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严格依法查处。通过严厉处罚,加大网络售假的违法成本,给予即时曝光,建立“黑名单”机制,予以诚信惩戒等措施,会给那些不法商家带来一定的震慑。

庞大的第三方交易平台,一边连着成千上万的生产经营者,一边连着数以亿计的消费者,如果仅靠固有的监管制度和监管手段,显然难以适应。因此,要想终结电商假货,必须进一步强化商家的社会责任,创新监管手段,全方位落实相关制度,坚持社会共理共治,构建长效保障机制。

首先,要进一步强化电商的社会责任。网络交易是基于互联网由第三方提供网络销售平台实现的,第三方平台在网络经营中既是被监管者又是监管者,紧紧抓住第三方交易平台这个“牛鼻子”,才能事半功倍。必须明确第三方交易平台的自律责任和自查义务,要让第三方交易平台对网店切实负起责任;建立健全入网审核查验制度,落实日常检查巡查,及时发现、报告并制止违法违规行为,从源头上保证网络商品交易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如发现入网商品经营者有严重违法行为,应当立即停止向其提供网络交易平台服务,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其次,要强化职能部门的责任,创新监管手段,坚持常态监管与严格执法相结合,全方位落实相关制度,加大追责查处力度。定期质量抽检还需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化,要在每次抽检之后及时公开抽检信息,加大追责查处力度,督促不良经营者采取停止经营、退货、封存、销毁不合格商品等措施。如能将《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中规定的“神秘抽检”制度在全行业推而广之,将会大大拓宽发现不合格商品的渠道,增强打假的时效性、针对性,使商家在网售过程中“防不胜防”,有效提高监管抽查的威慑作用,倒逼电商注重产品质量,降低消费者买假风险。

最后,鼓励消费者积极投诉举报,进一步增强消费者维权意识。网售商品质量好不好,消费者感受最深,也最直接。对于发现不及时或已经被消费者买到手的不合格商品,要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维权通道,严肃处理不合格商品的生产经营者。

9月底,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该办法规定,商家在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向消费者返还已支付的商品价款,并明确了不适用退货的商品范围,商家不得以任何理由扩大适用范围,规避应承担的责任。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对于以次充好等欺诈行为,消费者还可要求增加赔偿商品价款3倍的损失。让消费者便捷、安全、明白、不打折扣地行使网购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权,对于构建公平、诚信的网络交易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倒逼经营者提高商品及服务质量,无疑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