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恋需警惕被骗!昨日记者从省检察院获悉,广州市检察机关2015年以来,共办理利用网络实施婚恋诈骗案件64件104人,涉案金额高达660万元。检方分析,大龄未婚男女、离异人士和独居老人是不法分子主要目标,不法分子首选的冒充职业是公务员、军官、警察等公职人员。检方建议,公检法等部门应建立联动机制,设立举报有奖热线,定期开展专项行动。而网络监管、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要加大对各类婚恋网站、网络交友平台的管理力度。
大龄未婚男女易被骗取钱财
检方认为,婚介网站因其对用户信息审查不严,容易导致犯罪分子虚构婚姻、职业、收入等信息,进而骗取钱财。而QQ、微信、陌陌等网络社交平台因其虚拟性、隐蔽性特点,容易导致犯罪分子虚构身份、职业等信息,骗取被害人信任,进而实施诈骗。如海珠区检察院办理的朱某利诈骗一案,其通过QQ、摇一摇等网络社交方式,分别认识刘某萍等9名女性被害人,在两年内连续骗取上述被害人50余万元财物。
在广州市检察机关办理案件的被害人中,首先是大龄未婚男女,因其有迫切结婚的心理,容易被犯罪分子骗取钱财。如黄埔区检察院办理的4起案件中,10名被害人有8名为30至45岁的单身人士。
而离异人士因感情空虚,也容易上当受骗。独居老人因孤单寂寞,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下手的目标。如花都区检察院办理的樊某某诈骗一案,被害人麦某某为74岁独居老人,樊某某在一年的交往期间内以堕胎、礼金、聘金等理由骗走被害人15万元。
公职人员易被不法分子冒充
不法分子在诈骗中首选的职业是公务员、军官、警察等公职人员,因其具有稳定的收入和体面的职业,容易取得被害人的信任。如增城区检察院办理的赵某亮冒充军人招摇撞骗一案,其伪造军官证并在网上购买海军军服、军衔,冒充现役军官与被害人林某交往,骗取被害人5.7万元。
此外,不法分子还常冒充企业老板、公司高管、高级工程师等社会精英人士。而外籍人士、港澳台商人等因其身份的特殊,也容易被犯罪分子冒充。
不法分子常以“谈恋爱、结婚需要用钱”为借口骗取钱财,多表现为以给父母送彩礼、见亲友需封红包、摆酒及购买结婚用品需要花费等名义。此外,不法分子还常以“突发事件急需用钱”为借口骗取钱财,多表现为以家人突然病重、做生意亟需周转资金等名义向被害人“借钱”。或是以“特殊身份不能办某事”为借口骗取钱财,多表现为以自己是军人不能办信用卡、自己是外国人不能在中国使用本国信用卡等名义骗取被害人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