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讯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自从重见天日以来,让全人类为之惊叹。兵马俑的修造虽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这一形式首次避免了之前“人殉”的残忍方式,大幅减少了帝王墓葬的人员死伤。
秦始皇兵马俑
虽然兵马俑为秦朝独创,但最近考古学家却发现,秦始皇之所以要采用这种陪葬雕塑的形式,可能是从古希腊人那里获得了灵感,因为有证据表明,古希腊人甚至可能早在公元前3世纪就抵达了秦国,并培训当地工匠。这表明早在丝绸之路开辟之前,秦始皇就已经和当时的西方文明有较为密切的接触。还有一项发现可辅证上述研究,IT之家了解到,在新疆发现的欧洲人线粒体DNA表明欧洲人可能在秦朝之前就在中国西部地区定居和繁衍。
要知道中国在兵马俑之前并没发现有大规模铸造真人大小塑像的传统,之前的塑像基本上都是20厘米左右高度的小器型,且工艺并不成熟。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学家李秀珍称,兵马俑的现象表明这种真人大小的塑像可能受外来文化影响。维也纳大学的Lukas Nickel教授认为,古希腊雕塑艺术流入中亚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23年去世)之后的一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