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风think 链接:http://zhuanlan.zhihu.com/p/22495614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有一件事情,我一般只告诉比较熟的朋友,我是11年西安市某区的文科状元,这让我成为亲戚圈学龄儿童的榜样以及隔壁家熊孩子辅导作业的最佳人选,但最近社会上刮起了反智风,觉得读书好的都读傻了(微笑)……所以大多数时候我还是对这件事情避而不谈。
不过我不会让爱议论的七大姑八大姨失望,经过从心所欲的大学,我轻松地进了杭州某个还算有名的互联网公司,职场生活过去1年多,所得所失,想客观记录。
1 .学历到底重要吗?
我们可能常常听到这样的话。
但是我想说,公司用学历筛选人才,可能是基于某种概率,当真正踏上职场,可以肯定地说,名校学历不重要,这跟智商没关系,同时我也不想扯情商,情商没有科学依据。
工作中,至少在我熟悉的互联网领域,抛开技术人员不谈,每个岗位需要的能力千差万别,有的岗位需要你很会push,能主动推进艰难的事情;有的岗位需要你懂时尚且能用文字表达出来;有的岗位却只需要你很会打游戏就好了。
当面试官发现你某方面特长契合且综合能力不差的时候,你多半已经赢得了他的青睐。
将近一年的职场经历,我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同事,也在高处评价过一些实习生的表现,用学历评价人显然太武断,普通学校出身的人能通过努力和专业精神征服同事,名校出身的人也会因为不诚实、好高骛远而成为被淘汰的人。
有人可能会觉得我站着说话不腰疼,但于我来说,学历绝对当不了职场筹码,它可能更像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毕竟为高考努力是可以预见和量化的,努力后得到又释放,像长跑冲刺后汗腺的喷薄发热而后冷却,这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我觉得一生需要有一次。
2.兴趣or money?
在我工作时间达到半年时,有一个转岗的机会摆在我面前。
原岗位所在部门业绩很好,自然在money上有些优势,且可以相对早地下班,我所负责的工作虽然稳定,但我并不喜欢,甚至觉得无聊。
新岗位负责的业务尚处于初创阶段,工作内容是我喜欢的,且负责人在该领域非常有经验,但前景是个未知数,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和时间从零做起,还有可能功亏一篑。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
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其实这个问题大多数三观正的人都不会犹豫的,工作已经很无聊了,干嘛不让自己开心点呢?
3.消费、积蓄、理财和购房
买可承受范围内最好的
事情是这样的,大概八个月前我种草了电动牙刷,当然我没有冲动到直接去买粉钻,就买了一支飞利浦非常入门的电动牙刷,后来的岁月我深受其害,要经常换锂电池不说,开关按钮还经常不灵敏,结果就是,我为这支比较便宜的电动牙刷付出了更多无谓的金钱和时间。
这个道理其实很多人应该都明白,买可承受范围内最好的其实是更经济的行为。如果不是必需品,完全可以暂时遏制住欲望,等有足够的钱了再去买那件心仪的。
存钱很痛苦,但要存
不要试图和樊胜美比惨。
有过租房经历的人都知道,房租都是一次性交一个季度的,那么,有租房需求的人就至少有一个季度房租的存款,按杭州的平均标准来说,大概是6000。
喜欢买包的人也知道,一个轻奢包包大概在1000~5000,奢侈品包包则高于5000,上不封顶了,所以为了买包也要存钱吧。
哪怕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假设去亚洲其他国家,机票住宿大头也要5000吧。
所以花光工资去满足眼前的欲望实在不划算,最广为人知的比例应该是至少存三分之一,更科学的方法就是三分之一日常开销,三分之一满足住房大件刚需,剩下三分之一放入理财池。
好吧其实我根本做不到,每个月月中,非常准时地,我手头就只剩下500软妹币了(微笑)
关于理财对于刚毕业的人来说,其实是没有多少财好理的,但还是有几个真理。
风险投资要慎重,不要放进去太多,特别是P2P、股票什么的,有个同学因为炒股一年辛苦都付之东流了,他年薪还蛮高的。
信用卡一定要按时还,不要留下不良征信记录,以免在办理按揭的时候被银行要求购买奇怪的理财产品,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买房没那么可怕香港人叫买房为上车,不上车就永远追不上别人,在大陆,大概是买房这件事被国产剧渲染地太夸张了,又或者是高晓松宣称自己一辈子不买房让很多文青觉得买房很俗,很多人谈房色变,有的女生甚至因为觉得男方家里买不起房而斩断情丝。
其实真的没那么可怕,拿杭州来说,现在政策是首付两成,首套房需求假如算80方,不贪恋市中心,仍然有位置尚可的地铁口房价在2~3万的,那整套房只需要160万,首付两成即32万,真的不多,靠自己存或者找父母资助都是非常viable的,按揭的话有公积金在,每个月再付一部分就好了。在这里还是要感谢我爸,毕竟亲爸……
至于北上广深的朋友们,我谈到了杭州的房价让你们受伤了对不起(哭泣)
4.值得了解的办公室政治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善于交际的人,与人寒暄客套也让我觉得浑身不自在,所以相比于把办公室人际搞得风生水起,我更倾向于把工作做好,但是吃一堑长一智,做事情沟通时总会知道一些办公室tips。
笑着撕逼有观点冲突和利益冲突的时候,有的人从来不会真的撕逼,他们大多先夸奖对方,再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还会顺便贬低自己,口头上吃亏又不是真的吃亏。
Team-building是不是一定要去不一定,我刚刚入职时还会积极地应邀同事聚会,但后来发现,Team-building大多的情况是,在KTV嘈杂黑暗的环境中,一堆不怎么熟悉的同事尴尬地坐着,聊天也要互相喊话,大概只能玩手机了,你不去也没人会注意到。如果是吃饭还比较推荐,至少聊天无障碍,还能填饱肚子(微笑)。
以最快的速度回应被提需求或者上司给任务,不管能不能做、想法是否成熟,大胆地、快速地回应是基本原则,这会给共事的人或者上司留下很好的印象,然后得到更多的信任。如果事情超出了自己的决定范畴,那么,抄给主管,毕竟公司是层层负责的,事情本身可能小,但是涉及到的责任要用全局眼光看待。
开会没那么简单
周会、月会、总结会绝不止汇报、交流工作那么简单,每个人发言都会有自己的考量,试着看懂背后的目的。
离职原因大起底离职在互联网公司非常常见,我有好几个同事都是三个月就离职跳槽的,地球人都知道离职是想跳槽寻求发展,但是对HR和主管永远不要这么说,“我爸妈不放心我每天加班这么晚回去”、“老公孩子希望我回归家庭”、“这里的气候让我水土不服我想回家乡工作”,这些柔和又冠名堂皇的原因听起来白痴但会让大家都很开心。
面试技巧:
最近是秋招季,很多公司的非技术岗笔试题难到没人性,感觉CEO都做不出。
尽管技巧简单,但是运用适当,将大大提升被录取的机会。
1.一直微笑
面试时,过分微笑会让人觉得你太紧张、缺乏自信,并显得有点虚假。 专家建议,面试时应该细心点,心情放轻松。 赴约前,先在镜子前或面对朋友练习一下。
2.随意闲扯
面试过程中尽谈些社会小道或是八卦消息,并不能为面试加分。 专家建议,面试前先研读公司的资讯,充分了解企业所在的产业与信息,能让你更有信心。 面试时,偶尔的顷刻沉默,会比胡扯瞎说更明智。
3.冒汗
因为不当穿着,如多穿件汗衫,可能会让你面试时汗流浃背,因此而失去一份工作的机会。 手掌出汗或是额头冒汗,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专家说,流汗是一种薄弱和紧张的表现。 适度着装,并先在朋友面前实际演练。
4.当绊脚石
面试官心目中的候选人是积极的,并乐于接受挑战。 那些犹豫不定和总是将拒绝挂在嘴边的人,被视作是消极的。 专家建议,对于有兴趣的工作和任务要练习说「是」或「好」。
5.问面试官琐碎杂事
不要问面试官餐厅或是会议室在哪,这会让人觉得你缺乏事前准备以及主动性。 专家建议,必须做好准备,面试时不要问一些琐碎杂事,如:办公文具放哪、办公空间大小或是下午茶时间。
6.撒谎
面试回答问题时,一定要诚实。 专家提醒,即使应答有些夸张都算是说谎。 千万不要在履历上过度吹捧,或是对自己的成就添枝加叶。 只要有一点不诚实,都会让面试功亏一篑,因为有经验的面试官可以很轻易地识破谎言。
7.做一名不称职的喜剧演员
幽默的定义因人而异,非常主观。 面试一开始适度的幽默可能会引起面试官的注意,但是,专家建议拿捏幽默的题材要很小心,因为你可能对面试官一无所知,不知道他想听什么。 不过,「今天真是个适合面试的好日子」这句话,至少能赢得面试官会心的一笑。
8.过分挑剔
不管你有多大的本事、资格多符合面试公司要求,如果你开始谈论心目中的办公室温度、理想舒适座椅或是需要配备进口矿泉水的高档饮水机,那面试官可能会回你一个礼貌性的微笑,然后请你回家。
9.浪费面试官的时间
每个面试都会有提问的机会,专家建议把握机会,提些漂亮的、直接俐落的问题,并通过观察面试官的表情来决定是否继续提问。 如果问过多不相干的问题,会被认为是一个浪费公司资源的人。
10.批评前公司或是他人
通常喜欢批评的人被视为会在背后捅人一刀的人,这种人会抢别人的功劳。 专家表示,这类型的人在面试时,会禁不住地说前一家公司的坏话。 面试官都是聪明人,当你不断批评前公司时,他们也许会打电话确认,看谁才是真正的坏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