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百度云事件:网络安全岂能云里雾里?)
邓海建
“还我照片!还我文件!”“唯一能用的功能就是会员充值,可充了钱还是恢复不了!”最近,百度云的官方微博炸开了锅,数百位网友在评论区“怒吼”。从上周开始,许多百度云用户发现自己的网盘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可怕的空壳,不少网盘甚至被灌满了淫秽视频。打投诉电话,被告知百度云没有人工客服,发送申诉邮件,竟杳无音讯(8月9日《北京日报》)。
存储的宝宝成长记录没了,不想要的淫秽视频塞满了——就算是免费存储,对于用户个人资料,百度云也没有不打招呼就乾坤大挪移的权力吧?
根据百度云官方介绍,百度云提供个人云存储服务,用户可以把自己的资源上传到云端永久保存,并且可以在云端进行一系列操作,比如免费分享文件、在线看电影、离线下载等等。数据显示,2015年,百度云以3786万人次的月活跃用户数称霸国内移动云盘市场,人均日启动运行时长在6分钟以上。数据背后,是价值与利益,更是自由与权益。若账户被盗,如此大面积事件,云盘管理方有必要警示最坏的风险;若管控失当,面对用户的申诉,网盘运营者有责任及早修复并交代原委。
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在互联网进入中国第22个年头后,公众越发有着刻骨的体验。比如仅仅只需要5分钟,网络病毒可以彻底加密并控制你的个人电脑,获取你的银行、即时通讯工具账号密码;还是5分钟内,会出现超80万次的恶意软件攻击……8月5日,在成都举行的2016年首届C3安全峰会暨中国云安全峰会上,国际云安全联盟(CSA)理事乔·克雷介绍,联盟甚至将2016年定义为“网络勒索年”。大面积用户个人信息与资料出现问题,在“互联网 ”的今天,这恐怕不能简单被定义为消费事件或者黑客事件,而应该成为公共安全亟待关注的现实课题。说得再明白一些,“百度云事件”,不能仅靠散户网民与BAT巨头去肉搏正义。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鄄NIC)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达7.1亿人,其中手机网民已达6.56亿人,网民平均每天挂在网上的时间达到3.8小时。然而,除了网民自身安全意识缺位之外,平台与运营商责任,越来越成为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牛鼻子”。比如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显示:63.4%的网民通话记录、网上购物记录等网上活动信息遭泄露;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曾被泄露,包括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及工作单位等。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么,除了网信部门之外,网络信息流通环节的“防火墙”在哪里?
中国的个人网盘正处微妙变局期:曾经信誓旦旦的免费,一言不合就关门大吉。DBank华为网盘、115网盘、UC网盘、新浪微盘、迅雷快盘、腾讯微云……网盘凋敝,所剩无几。这个时候,“百度云事件”也许充满着各种情有可原的逻辑,但,在平台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尺码上,基于公共安全与公共利益的考量,恐怕当事方不能缄默不语。一句话,面对“百度云事件”,网络安全不能云里雾里。
责任编辑:白鑫_NT4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