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掐丝珐琅冰箱。
清朝著名画家金廷标的《莲塘纳凉图》。
凌阴藏冰图。
晚清的冰窖工人为买家送冰。
人见人爱的“竹夫人”。
古人喝冷饮图。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宫廷木质冰箱。
曾侯乙铜冰鉴。
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全国很多地方都在遭遇比往年更高温的热浪,很多地方气温逼近40℃,连鱼都被热死了。空调整夜不敢关,吃着各种冰饮,穿得也是清凉到了极点,还是抵不住那烈日骄阳。享受着现代文明,好多人都忍不住感叹:古人遇到这种极度高温,该怎么办呢?
其实,您真是替古人担忧了。现代人千万不要有太多的优越感,要知道,古人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原始。人家不仅该有的一样不缺,还更惬意更有情调呢。
房子没有空调?自带降温功能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住在单元楼房里,没有风,闷热不堪,但一进入那种传统建筑如大庙或老院子,会顿觉阴凉。你的感觉没错,老房子的确更凉快。除空间高、通风好、绿化多外,你知道吗?连房子的屋檐都暗藏玄机。
明代以后的建筑规制是:“檐步五举,飞椽三五举;柱高一丈,平出檐三尺,再加拽架。”这简单的建筑法式,里面有大奥妙。
那时,人们已经善于运用冬夏季日影的角度,设计出檐的角度。宫内的北房有了这个角度的屋檐,就能在夏至前后,屋檐遮阳;到冬至前后,阳光满室,使得房间内有冬暖夏凉之感。
在柴海燕、王克陵所著的《先秦汉唐时期的避暑生活》一文中说,春秋时期各国建有特辟的冰室。《越绝书》说,吴国都城中,供夏日狩猎游乐休息时有冰室。《左传·吴太伯世家》里,也提到吴国宫室中有藏饮食的窟室。汉武帝时期,甘泉宫内设有依甘泉、冰室降温的设施。
除了设计,老祖宗们也会搞点小心机。唐朝的时候,皇宫中有专门避暑的宫殿,叫含凉殿。含凉殿依水而建,殿中安装了机械传动的制冷设备。这种设备,采用冷水循环的方法,用扇轮转摇,产生风力将水面的冷气送入殿中。与此同时,还利用机械,将冷水送向屋顶,任其沿檐直下,形成人造水帘,激起凉气,以达到消暑的目的。
《唐语林》卷四记载:“玄宗起殿……时毒方甚。上在凉殿,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四隅积水帘飞洒,座内含冻。”由此可见,这种制冷设备利用自然水冷,具有较高的降温能力。
张仲素《宫中乐》诗云:“甘泉将避暑,台殿水光凝。”就是对凉殿消暑的赞誉。
乾隆年间,一些能工巧匠在圆明园内,设计安装了一套名叫“水上明瑟”的机械装置。它其实是一台用水力驱动、带动叶翅旋转的风扇。很像现在的电风扇,只不过,是水动的。
还记得《甄嬛传》里,夏天在房间里摆冰山的场景吗?没错,这个细节是有历史依据的。唐代显贵杨国忠,造冰山避暑。《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杨氏子弟,每至伏中,取大冰使匠琢为山,周围于宴席间,座客虽酒酣各有寒色。”
如今,在北京故宫的陈列品中,还有一种古代“冰冷空调”供游人参观。这是一个方形的、有金属镶裹的木头槽子,下端有孔,用来排除融冰。这种冰箱主要功能不为保鲜食品,而是用来吸热,以降低室温。它大约可容冰一立方米,吸热功效很好。
另外,还有一种“冰箱”,是供御膳房使用的。就是在容冰器具中做一个内胆,胆被冰包围,胆内放置食品,以此冰镇保鲜。
1978年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曾侯乙铜冰鉴,就是证明战国时期用冰习俗的重要文物。此冰鉴为重要祭典或宴请重要宾客时使用,盖内铭刻“曾侯乙作持用终”。方鉴与方尊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夏季可置冰块于其中冰冷食物,冬季则可置木炭以温烫食物。既是最早的“冰箱”,也是最早的“烤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