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猪兜风

反思Uber"被迫出嫁": 中国人更懂中国市场

骑猪兜风 2016-08-03 07:38:42    200878 次浏览

(原标题:反思Uber: 中国人更懂中国市场)

邱智丽

[由于在中国个人车辆没有经营权,Uber只能放弃北美模式,在吸引有限的个体户之外,不得不出高价和租车公司合作,但这种方式极大限制了Uber的投入规模和扩张速度]

有关滴滴将收购Uber中国的消息最初源自外媒的报道,几经波折之后最终这一事件得到双方证实。作为全世界范围内颇具影响力的交通出行品牌,加之背后强有力的资本大鳄撑腰,这起合并案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关注。

在大多数海外媒体看来,经历了漫长而昂贵的对垒,Uber中国选择和滴滴出行合并“是一个聪明的做法”。海外互联网公司进入中国市场鲜有成功者,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文化和监管体系的独特性,政策风向不易琢磨,虽然Uber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远高于其他海外市场,但作为以共享经济为盈利途径的创业公司,Uber与中国本土对手竞争的优势并不明显。

“这是一场不会打赢的战役,未来这一步或许会成为特拉维斯·卡兰尼克成熟且极具商业智慧的标志。”BBC方面如此评价。在市场厮杀之下,避而不战、握手言和是否也是一种海外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生存哲学?

进入中国市场三年多,为了改变海外互联网公司“水土不服”的问题,Uber选择了通过豪车供给来避开竞争红海,并在中国设立了一支核心基础设施团队,根据中国用户体验对产品进行专门制定,试图更大程度上在文化和市场营销方面契合这个市场。

然而这场战役并不好打。在美国Uber以技术著称,即借助互联网手段帮助需求方(用户)和供给方(出租车)实现更为精准和高效的对接。但技术驱动之外,回归到中国市场而言,共享经济应用背后的运营模式更为重要。在产业链上游,要寻找对接出租车司机用户,下游需要吸引海量用户至自己的平台消费。

“车辆太少”一直是Uber中国被吐槽的问题之一。Uber的体量相比滴滴出行的1500万司机和3亿注册用户仍然较小。“我们2000多人都归租车公司管理,因为公司和国内一些租车平台有合作,所以直接做该平台的司机。”在实际乘车中,问及为何选择该出行品牌,多个司机如此告诉记者。

其背后隐藏的问题是,在中国个人车辆没有经营权,Uber只能放弃北美模式,在吸引有限的个体户之外,不得不出高价和租车公司合作,但这种方式极大限制了Uber的投入规模和扩张速度。相较而言,国内本土出行品牌熟知线下资源,包括神州、一嗨在内的本土租车公司,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诸多合作资源,嫁接资源更显驾轻就熟。在跑马圈地的竞争阶段,速度往往意味着拥有更多的胜出砝码。

除此之外,监管问题一直是悬在海外互联网公司头上的一把剑。由于触动了传统出租车公司的“奶酪”,Uber在全球多个城市都遭遇到了被调查、被禁止,或被迫缴纳牌照费的问题,但在缺乏明确监管细则的情况下,更为考验这些互联网公司与政府的协商和沟通能力。

同样以共享经济著称的Airbnb在入华一年后,也遭遇“中国式”困境,房源分布不够广、覆盖城市少,支付渠道单一,没有辅助性的服务、缺乏监督机制、本土竞争对手迅速出现,这些问题也同样阻碍了Airbnb在中国市场获取用户的速度。

如何更快适应中国本土文化?如何适应中国的监管体系?如何对抗疯狂的中国“群狼”本土创业者和互联网巨头?Uber中国也许给出了另一种答案。“保留中国市场,拥有7.5亿潜在用户群,这是一个聪明的选择。”外媒如此评价。对于Uber而言,为了赢得乘车服务全球大战,和滴滴合并或许是一场“弃卒保车”的战役而已。

责任编辑:李德雄_NT2021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