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猪兜风

从联创聚氨酯到联创互联 化工企业向互联网公司的大转型

骑猪兜风 2016-07-29 08:58:01    200727 次浏览
从联创聚氨酯到联创互联 化工企业向互联网公司的大转型联创互联董事长李洪国   崔晓丽/供图

  13年前,不满30岁的李洪国从一家国企离职,白手起家,创建淄博联创聚氨酯有限公司,生产聚氨酯新材料,2012年6月,公司在创业板上市。

  2013年初,李洪国开始考虑公司转型,2015年,收购了上海新合、上海麟动、上海激创,并相继剥离了公司的化工业务,从此公司变身为互联网营销企业。2016年6月3日,将公司名称改为“联创互联”。与此同时,公司二级市场的股价也一路飙升。2016年6月17日,公司在上海举行战略发布会,再次向市场显示了极大的转型决心。

  然而,前途漫漫多险阻,转型容易成功难,二级市场的涨与跌,对于实业的成功与否,也只是数字而已。联创互联的战略能否成功?李洪国是否已做好充足的准备,去应对即将面临的难题?证券时报记者就以上问题对李洪国进行了专访。

  联创互联董事长李洪国:

  从个人着装到公司主业,彻底变!

  证券时报记者 崔晓丽

  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是什么样的形象?一个台前幕后都身着T恤、牛仔裤的董事长,是不是有点儿超出你的认知?联创互联董事长李洪国就是这样一个人。

  学历不高,读书不多,但密切关注各类资讯,头脑极其灵活,喜欢挑战,求新求变,对风险和商机有一定的直觉。这是证券时报记者对李洪国进行专访后的印象。他的合作伙伴说,他学习能力非常强。

  第一次见李洪国,是公司在上海举办战略发布会期间,他穿着乳白色休闲西装,内搭白色T恤,枣红色贴身休闲裤,为一众媒体记者讲述公司战略。

  第二次见面,是在公司的淄博化工厂,他穿着白色紧身T恤、修身牛仔裤,坐在他的办公室里,跟证券时报记者侃侃而谈。

  李洪国说,他从前不是这样儿的,那个时候他做化工,是标准的山东企业家,藏蓝色西装,白色衬衣,深色领带,发型也是中规中矩。但自从考虑转型互联网以来,他的着装风格开始“潮”起来。

数字营销

  数据从哪里来?

  证券时报记者:公司未来的战略是做数字营销,那么,在数字营销里占据重要部分的“数据”从哪里来?以化工起家的联创互联和公司新近收购的三家子公司,并不具备这方面的技术能力。

  李洪国:将来我们要把数据这一块补上去,目前我们做的是数字营销,也可以叫互联网广告,数据那一端还需要强化,那是我们的上游。6月份我们发布了一份定增方案,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要投入数据端。

  证券时报记者:那是要收购呢,还是自己搭建团队呢?

  李洪国:两者都有吧,我们自己也在组建团队,如果有合适的标的,也不排除直接把它收进来,现在也在找这样的标的,但都不是特别理想,太贵了,一个把人家的数据拿过来进行分析加工的公司,一年亏1个多亿,要价40多亿。

  我们非常看好数据分析这一块业务,也接触了一些海外这方面的资产,也是太贵。所以,我们就两条腿走路,不能全指望并购,自己也在组建团队,因为这一块是必须要做的。现在我们的团队竞争力还不会有问题,但3年之后,如果没有大数据,就会落下风了。

  证券时报记者:这说的仅仅是数据分析环节,原始数据从哪里来呢?

  李洪国:我判断,包括、、这三家公司,他们的数据公开只是时间问题,阿尔法狗的源代码不也向全世界公开了吗?目前,数据的来源普遍比较窄,甚至有些渠道不正规,买数据的成本比较高。

  未来我们把大数据拿过来,利用我们的数据分析技术嫁接到我们的业务上,提升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增加我们的收入。

靠什么留住人才?

  证券时报记者:营销是轻资产行业,核心竞争力是“头脑风暴”,公司未来将怎样留住人才?股权留人会有百分之百的效果吗?

  李洪国:我们未来要靠团队来做事情,不是靠某个人,目前我们已经在建团队了。再一个,要把这个事儿整合成一个平台,不是你干你的、他干他的。这个平台是什么意思呢?要让大家觉得,走了还不如在这儿,自己出去做,那还不如我们大家一起做更好。

  将来中国汽车类的公司会越来越倾向于数字营销,就是它的广告投出去,就要看到有多少客户是因为广告来买车的,也就是广告的转化率是多少,而我们现在的技术还不能给出完全精准的答案。我们现在就是要沿着这个方向去打造一个平台。

  同时,我们还要把媒体做起来,有好的合适的媒体,我们会收过来,或者是我们自己搞一个,然后我们围绕媒体做一个平台,把数据、广告类的公司都纳入进去。最后平台做大了,广告公司的收入在这个平台上的占比会越来越小。没有这样一个平台,单纯去做广告是不行的,没有根基啊。其实只有这样才能把风险转化成优势。

  证券时报记者:这样看来,下一步整合是个很大的课题。

  李洪国:是啊,要不然人家谁的对赌到期谁就走了,对公司一点依赖性也没有。我们要靠一个系统,以媒体为平台的,包含大数据、技术分析在内的系统,要让大家觉得在这个系统里面做事情,比自己出去做事情更好。

  证券时报记者:做化工跟做营销,您觉得这之间有反差吗?

  李洪国:以前做化工的时候,是亲自操刀,什么事儿都是我自己去做。现在最大的区别是,我在边上看,让他们去做,靠我去做,做不了多少事情。互联网营销这个事情已经不是我的专长了,要靠系统去做事情。原来公司小的时候,150人以下,可以自己带头去干,但是公司人多了以后,就要靠系统去干。

转型与创业都要趁早

  证券时报记者:从公司的发展历程来看,从成立到上市,一直非常顺利,这里面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呢?

  李洪国:也就是创业之后,赶上了两次好行情。我一开始在国有企业干了八九年,我这个性格不适合在国有企业里干。我从那家公司走的时候,还是个业务员,干了9年了,没有职务,再呆下去就没意思了。

  2003年,我们几个人刚一开始出来创业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就50万投资,花16万买了一辆车,给实验室买了点儿器材,其他的都是租的,包括厂房和设备,公司流动资金就20万。

  我们创业之后,赶上了两波比较好的行情,第一波是聚氨酯泡沫行业整体淘汰氟利昂,我们的替代方案比较好,后来又赶上了太阳能热水器、建筑节能快速发展。但是我们上市之后,行情就不一样了。我判断这个行业最多还有2年的增长。

  证券时报记者:您的依据是什么?那个时候您就开始考虑公司转型了吗?

  李洪国:2013年初,我在全国各地出差,我发现连最偏远农村的那些房顶上都是太阳能了,已经基本满了;第二个就是当时经历了一轮家电下乡,这个东西肯定是透支市场的,把未来3-5年的市场都透支了;第三个,当时中国建的房子已经占全世界的60%了,中国人口只占世界的1/5多一点,这个只能是一个时段的现象,不可能是常态,不可持续,再往下就要走下坡路了。房地产一旦走下坡路了,中国整个制造业都不会太好。

  所以,我们就开始转型了,不能等死啊。我们淄博有家企业,转型转晚了2年,想转的时候,转不了了,后来就只能卖壳了。

风险与机会并存

  证券时报记者:从您创业和转型的时间点来看,您很好地把握了时机,这跟您学习能力强有关系吗?

  李洪国:我就是接触信息比较多,喜欢琢磨事儿。我看书不多,但是看资讯类的东西比较多,宏观经济、行业信息、资本信息,我都认真看。碰到感兴趣的事儿,我就研究上一个阶段,比如干细胞吧,我研究了三个月,国内外的专家也都接触了一下,研究了个大概。

  再比如VR,现在研究半年了,虚拟现实关键是内容的应用。VR什么时候会爆发呢?应该在VR内容平台出现之后,上面有大量内容,或者是VR媒体,这样一来,VR在广告上的应用就打开了。

  但是现在看来,只有依靠好的设备,才能普及开来。现在的设备太贵,好几万一套,而且还不好用,等大众化的平台出来的话,还需要一段时间,还有很长的路。

  VR也是我们公司将来要用到的,但是什么时候进是个问题,现在这种标的没有盈利的,要价也都比较高,进早了,老是拖累公司业绩,进晚了就没有机会了。怎么样在应用当中取得领先地位,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现在有好多汽车厂家在强烈关注这个东西,现在汽车厂家发布的宣传片都有VR版的,我们已经接到类似的任务了。

  证券时报记者:在寻找机会的同时,您好像也关注了风险?

  李洪国:接触信息多了,对风险就会有一定的预判能力了。比如中概股回归,政策刚一出来,我就感觉这事儿政府很快就会让它降温,为什么呢?价值不对等啊。

  再比如网红,我们也研究了一段时间,最后认为这个事儿风险比较大,这些人在上面说什么,无法控制,即使说了反动言论,等咱们知道的时候,她已经说完了。网红平台这个事情,很快就会出台相关的限制性的法规,从收购的角度来看,不能做。

就喜欢打篮球

  证券时报记者:工作之余您喜欢做什么?

  李洪国:我就喜欢打篮球,别的没啥爱好。这个是团体对抗型的,变化也比较多,很有意思,而且经常进球,有成就感,不像足球,老半天进不了一个球。除了中锋,我什么位置都能打,其实我喜欢打前锋,就是打快攻的。

  证券时报记者:您有球友吗?

  李洪国:算是有吧。人家那种一般经常在一起打球的,都有个小圈子,我经常不在,进不了人家的圈子。我一个星期能打一次就不错了,我只能碰到谁跟谁打,有时候跟员工一起打,有时候在大学里和学生一起打。

  证券时报记者:除了工作,就是打篮球,有没有觉得自己的生活太单调啊?

  李洪国:主要是我对其他的事情没什么兴趣,我吃的也很简单,就是喝点儿粥,吃点儿青菜,有时候吃点牛肉;穿就更无所谓了,我这件T恤不到100块钱一件,我一次买好几件,牛仔裤也就几百块。

  资本市场的江湖,虽无刀光剑影,却也血雨腥风、英雄辈出。有些前辈早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上仍有他们的传说,而有些后来者,虽然初入江湖,但日后江湖上必定会有他们的传说。李洪国也许就是这后来者之中的一个。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