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猪兜风

告别雅虎:巨人的黄昏 二十载兴亡

骑猪兜风 2016-07-25 19:43:35    201187 次浏览
告别雅虎:巨人的黄昏 二十载兴亡

  新浪科技 郑峻发自美国硅谷

从千亿美元到开架出售

  记得2000年的时候,有部热卖的香港爱情片《孤男寡女》;是由刘德华和郑秀文演绎的办公室恋情。情节什么的并不重要,但还记得有一个年轻帅气的美籍华裔小伙向郑秀文求婚;电影里介绍其在美国开办互联网公司而成为亿万富翁。

  显然,这个角色的原型是联合创始人杨致远。那个时候,雅虎市值高达1280亿美元,正是巅峰时期。杨致远是全球华人以及科技界仰望的新偶像,其影响力丝毫不亚于现在的扎克伯格。或许,那个时代雅虎在全球互联网乃至硅谷的份量,甚至还要胜于现在的,只有可以相提并论。

  雅虎创办于1995年,次年即成功上市。从某种意义上说,在那个互联网刚刚兴起的年代,雅虎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其对互联网的影响力甚至高于现在的谷歌。斯坦福两名学生的成功激励了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这个全新的科技领域,开创属于他们自己的传奇。这些年轻人既包括了佩齐和布林,包括了张朝阳和丁磊,包括了马云和李彦宏。

  之所以再回想起这部电影,是因为雅虎最终宣布了出售交易。曾经的互联网巨人最终作价48亿美元将门户、搜索、邮箱等核心资产出售给美国最大运营商Verizon,彻底告别雅虎的标志性业务。就像是一部已知结局的冗长肥皂剧,终于放下了最后的幕布。

  近一年的时间,雅虎就像是放在货架上的打折商品,无奈地等待着讨价还价,煎熬地期待着买家光临。对曾经的互联网巨人来说,这种结局更像是一场羞辱。48亿美元的出售价格还不到巅峰时期雅虎千亿估值的一个零头。在投资者的眼中,雅虎真正有价值的资产是所持有的和雅虎日本的股份,这些持股如今价值400多亿美元。在出售了门户资产之后,雅虎将彻底变成一家资产管理公司。

梅耶是无力扭转乾坤

  为什么互联网曾经的标志企业雅虎会落到现在的结局?作为雅虎的最后船长,梅耶的责任当然无法推卸。入主雅虎之前,梅耶一直效力谷歌。随着谷歌从创业公司一路成长为科技巨头,她也在互联网行业同样声名鹊起。但梅耶实际上并没有独立执掌一家公司的历史,更没有扭转一个衰退业务的经验。雅虎选择她,或许更多是希望她能带来朝气和活力。

  梅耶也的确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她对管理层进行了显著调整,换掉了诸多原先的高管,代之以自己信任的下属。在入主雅虎的四年时间,梅耶还斥资22亿美元进行了近50笔收购,试图为垂老的巨人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更多的优秀人才和新兴资产;最引人瞩目的交易,即以11亿美元收购轻博客网站Tumblr。

  但这些举措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反而像是最后的挣扎,耗尽了仅剩的气力。和雅虎此前诸多收购一样,梅耶收购的创业公司,进入雅虎的黑洞之后,就开始下滑和衰退。在过去一年时间内,梅耶已经多次对收购资产进行减值,实际上承认了收购的失败。

  不过,单纯地指责梅耶无能失职,或许是最偷懒的举措,也没有任何意义。或许,雅虎的命运或许早在数年之年就已经确定。和很多最终失败的公司一样,雅虎也有着同样的痼疾:频繁更迭的管理层,混乱争斗的董事会,摇摆不定的战略定位,争议颇多的CEO选择,士气低落的外流人才。

  实际上,当一家企业明显衰微下行后,只有极少数企业家才成功扭转大势。乔布斯最传奇之处,并不在于创办了,而是以救世主的身份挽回了即将破产的苹果,并重新带上了科技行业的巅峰。而更多的企业家,无论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还是经验丰富的老将,面对这样的下滑困境,都是无助地与企业一道沉沦。雅虎酋长杨致远也曾经回归,但结局依然是黯然离职。

网络世界的车站商城

  那么,为什么雅虎会陷入衰落乃至出售,而同属于那个年代的互联网公司却命运不同?同样是1995年上线的,却能多年始终保持稳步上升,成为市值仅次于苹果、谷歌、的科技圈第四强?只比雅虎年轻两岁的谷歌,在走过18年历史之后,依然处于持续上升通道?

  或许要解释这复杂的一切,打个简单的比方会更好。当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每个站点就像是一个个城市,散落在虚拟世界的各地。雅虎提供的网站分类检索服务就像是火车站,帮助人们找到自己搭乘的列车,赶往想去的地点。这也是雅虎最初兴起的主要原因。

  杨致远的这个网站就像是网络世界的枢纽,就像是火车站在传统城市的中心地位。人们无论要去何处,都需要来到雅虎车站,从这里登上列车奔向自己要去的地点。随后雅虎发现,人流意味着商机,自己可以围绕着网络车站提供一系列配套的服务,如邮箱、资讯、寄存、论坛等等。

  这就是门户网站的起源理念——尽可能地、大而全地提供用户上网所需的服务,把他们留在自己的网站上,以实现自己的价值所在。而当时的AOL、MSN等门户网站也是同样的经营理念,不断通过内部开发和外部收购增加自己的服务种类和数量,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商场。

  如果雅虎提供的网站检索服务是火车的话,那么谷歌提供的爬虫搜索服务则像是航班。正如美国机场已经完全取代车站的地位一样,用户很快就发现谷歌的机场才是自己在网络世界找到目的地的最有效途径。而原先的火车站雅虎已经成为一个出售诸多商品的商城。

  硅谷知名风投彼得·蒂尔(Peter Thiel)曾经建议杨致远,不要把雅虎做成一家门户网站,将自身定位为媒体公司。雅虎显然没有真正理解蒂尔这个建议的深层意义。随着互联网广告的急剧增长,雅虎的门户网站业务开始财源滚滚,他们更关心的是怎样吸引更多的网民,让他们更长时间的呆在自己的商城中。

忽视搜索是衰退开始

  忽视搜索技术是雅虎开始衰退的前兆。在谷歌刚刚兴起的时候,雅虎还是如日中天的地位。作为门户网站,网民上网的第一步就是登陆雅虎。但雅虎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商机的核心是自己的网络枢纽地位。如果用户不需要来到火车站,这些商机也会随之而去。

  雅虎一开始并没有自己的搜索技术。从1996年到2004年最为辉煌的时期里,雅虎一直是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几乎可以买下任何自己感兴趣的新兴互联网企业。但在这最为关键的八年时间内,雅虎一直选择AltaVista、Inktomi等第三方搜索技术提供商来作为自己的后台服务,任由谷歌在网络搜索的市场野蛮增长。

  等到谷歌崛起势头已经无法阻挡的时候,雅虎才感觉到潜在的威胁。2001年的时候,雅虎也曾经有意收购谷歌,但谷歌二少在一周内把报价从10亿美元涨到30亿美元,时任CEO塞梅尔认为是漫天要价,从而放弃了收购计划。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雅虎先后以2.35亿美元和16亿美元收购了原先的搜索合作商Inktomi和Overture,组建了自己的搜索技术团队,但这个时候谷歌已经在搜索引擎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雅虎只能位列市场第二。

  实际上,雅虎在收购方面可谓是败笔累累。一方面错过了谷歌、eBay和Facebook这些可以改变互联网版图的收购交易,另一方面却白白耗费了上百亿美元收购了一堆天价资产,最后却在自己的黑洞中不断贬值甚至彻底关闭。这些著名的失败案例包括:57亿美元收购网络内容公司Broadcast,36亿美元收购网络托管公司GeoCities,16亿美元收购搜索技术公司Overture,8.5亿美元收购社交广告公司RightMedia,5亿美元收购电商网站Kelkoo。

  不过,杨致远与马云在2005年的一次会面,却带来了雅虎乃至互联网历史上最成功的一笔投资。雅虎以10亿美元和雅虎中国换得了阿里巴巴40%的股权。在随后的日子里,雅虎先后两次抛售阿里持股,套现170多亿美元,目前依然持有阿里15.4%的股权。按照目前阿里市值,雅虎持股价值300多亿美元。

亚马逊谷歌为何不衰

  回到之前的问题,为什么同为互联网公司,亚马逊和谷歌在过去二十年始终保持增长,而雅虎却陷入持续衰退乃至最终出售?

  亚马逊从最初的网上书店起家,发展为包罗万象的网上超市,牢牢占据着网络零售市场的主导份额。目前亚马逊在美国网络零售市场份额约为24%,而零售巨头的份额仅为2.5%(市调公司Conlumino年初统计数据)。此外,亚马逊还早在2002年就开拓了面向企业的云服务业务,目前占据着高达30%的市场份额。无论是电商还是云服务,亚马逊都处在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而且占据着主导地位。

  而谷歌不仅在搜索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还围绕着搜索打造了一系列互联网软件服务。邮箱、搜索、视频、地图,除了社交领域,谷歌几乎在每个领域都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地位。在另一方面,谷歌还组建了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和完善的生态体系,更在机器人、无人车、生物科技等全新领域拥有先发优势。

  这两家巨头始终牢牢把持着互联网用户的核心需求,并开拓了全新需求和市场。他们的核心业务依然处在高速增长阶段,而且占据着无可动摇的优势地位。在用户需求和使用习惯没有发生巨变之前,这两家公司都不会遭受严重的衰退。即便是全新的技术出现,很大可能性下,亚马逊和谷歌也已经占据着先机。

  相比之下,雅虎的战略定位一直在科技公司和媒体公司之间徘徊。与亚马逊和谷歌占据主导的工程师文化不同,雅虎的核心业务一直是互联网显示广告,因而长期占据上风的是销售文化。梅耶曾经试图在公司内部移植自己熟悉的谷歌文化,但似乎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成效。

  从2004年开始的十多年时间,随着Google、Gmail、Youtube、Facebook、Instagram等竞争对手产品的不断崛起,雅虎曾经引以为荣的门户业务在几乎每一块业务上都受到了明显冲击,在搜索、邮箱、视频、社交、图片等核心领域迅速被赶超。随着雅虎在互联网世界的比重不断衰微,雅虎在互联网广告的占比也从当初的23%急剧下滑至如今的3%。

  回顾雅虎历史,不能不想起的一幕是2008年杨致远拒绝微软450亿美元收购要约。杨致远更多出于个人情感拒绝了这笔交易,随后而来的市场压力让他黯然离职,逐渐退出了自己亲手创办的雅虎。如果当初被微软收购会怎样,这个问题的答案无从知晓,历史也从来没有回头路。但失去了灵魂人物杨致远的雅虎,在外界和资本的压力下表现得越来越无所适从,此次出售核心资产同样也是被迫进行的。

告别时候请给予尊重

  科技公司的历史上,有过太多曾经如日中天的企业。但当科技潮流和用户需求发生巨变时,这些巨头公司因为预判失败、战略错误或是反应迟缓,进而在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迅速衰退,成为一颗逝去的流星。

  王安电脑、北电网络、AOL、(手机)、、、摩托罗拉、雅虎,这些曾经声名显赫的名字,曾经改变了科技的发展轨迹,品牌代表着一个行业,对后来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他们逐渐星光黯淡,甚至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或许在惋惜之余,也应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

  如果仅以门户网站来衡量,雅虎依然是行业的领先者。即便是在目前,雅虎依然是仅次于谷歌和Facebook的美国第三大网站,在财经、体育等资讯业务上占据着相对优势。如果对比同一时期的门户网站AOL,或许雅虎的处境还要稍好一些。雅虎网站在Verizon旗下依然会继续运营。

  然而,无论我们是否继续使用雅虎服务,无论这些业务是否保留原先的品牌,这都代表着一个雅虎时代的结束,代表着一个互联网1.0时代的巨头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代表着一个曾经深远影响互联网发展的名字的告别。

  从1995年到2016年,雅虎的互联网之路走过了二十年。从最初的如日中天,到中期的连续失误,再到晚期的煎熬等待,雅虎的命运令人唏嘘,更引人深思。

  盖茨说过,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时间。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