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猪兜风

"官网"电话也不可轻信 最实用一招教你远离电信诈骗

骑猪兜风 2016-07-22 13:57:47    200707 次浏览

我们通常遭到的电信诈骗、网络欺诈、个人信息泄露,背后往往都有一个黑色的影子,在一条地下黑色产业链条上,有人负责窃取数据,有人专门从事把数据分销给电信诈骗等不法分子,业内人士测算,中国网络安全相关的黑色产业链(简称“网络黑产”)市场规模已经达到千亿级别,《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过去一年间,我国网民因垃圾信息、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遭受的经济损失高达915亿元。

近日,国内一家知名的售票网站遭遇用户信息被窃取,间接导致全国多地39名用户受骗,消费者损失金额147.42万元,单人受骗金额最高近10万元。该网站表示,用户信息是因遭遇撞库而被窃取。何谓“撞库”呢?撞库是黑客通过收集互联网已泄露的用户和密码信息,生成对应的字典表,尝试批量登陆其他网站后,得到一系列可以登录的用户。很多用户为了省事,在不同网站使用的却是相同的帐号密码,因此黑客可以通过获取用户在A网站的账户从而尝试登录B网址,从而窃取到用户的信息。

随后该网站发表声明,已将遭遇撞库的信息上报给相关部门并介入调查,公司将先行垫付39名受害用户损失,已加强网站的安全工作,防止不法分子再次有机可乘。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网络诈骗案例,根据媒体报道,受骗者杨女士接到“官网客服”打来的电话,称由于误操作,不慎给她的账号升级了VIP业务,若不取消将从其银行卡中扣钱。随后该“客服”报出杨女士的身份证号、手机号和购票信息,这打消了杨女士的怀疑。随后杨女士又收到“银行客服”的电话,让她在银行ATM机上按指令进行操作,结果杨女士三张银行卡内的7.6万元被分两次转走。

仔细分析杨女士的被骗过程可以发现,"官网"电话其实是改号软件冒充的,由于“撞库”导致身份证、购票信息等重要的个人信息泄露,让电信诈骗分子有机可乘,之前在航班改签上也出现过多次类似的案例,诈骗分子冒充航空公司让乘客改签,并能准确报出乘客的身份证跟航班信息,由于个人信息泄露,犯罪分子利用用户的轻信、焦急心理,找各种理由让用户去ATM上操作导致财产损失。

电信诈骗花样百出,有多种作案形式和手段:冒充公、检、法、税务机关、商家客服工作人员诈骗;打电话冒充熟人诈骗;虚假股票或者投资理财“钓鱼”网站诈骗;打电话谎称孩子被绑架或者以受到意外伤害为由要求汇款进行诈骗;虚假中奖信息、网络购物,还有银行账户被公安、法院查封等等。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的网络及电信诈骗案例,无论给受骗者编造什么理由,最终都会指向ATM机上按指令操作,这也是为何现在所有ATM机上都有非常醒目的警告信息:不要向陌生人及陌生账户转账汇款。凡是有电话、短信等让去ATM机上进行操作的,都有极大的可能是犯罪分子引诱你受骗的。

电信公司相关人员也多次提醒,电信诈骗的最重要环节就是ATM机操作,无论犯罪分子用什么理由,最后都是指向ATM机,凡是接到的电话涉及到银行卡及ATM的,用户要做到三不:不慌张、不盲信、不去ATM上操作。凡是需要去ATM机上操作的,一定要多次核对信息,对于不明来源电话、海外手机号码、400电话,几乎可以肯定都是诈骗电话,切记不要去ATM上操作,并第一时间报警。

目前,公安、电信、银行等多部门正在实施联合打击电信诈骗的专项行动,并已在海外抓获了上百名电信诈骗分子回国。

警方提示:一、不要在多个网站使用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最好可以定时更换密码; 二、接到陌生人电话一定要先确认对方身份,不要主动猜测是谁,在没有弄清楚对方是谁的情况下,不可盲目答应对方要求,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 三、对于自称商家客服人员打来的电话,涉及到退款、转账、输入银行卡密码等,请不要按照指示进行操作,打电话给官方客服确认,一定切记,凡是各种理由让去ATM机上进行操作的,都很可能是引诱你受骗的;四、任何无端中奖的信息都是诈骗分子设置的骗局,不要有贪小便宜的心态。

目前,国内的网络安全从业人士也在积极呼吁,要从立法上加大对个人信息的安全保障力度,从立法上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网络安全意识,用法律手段斩断网络黑产这只黑手,让从事“撞库”等行为的不法分子受到严惩。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