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上映一周,截至6月14日晚间11点,中国累计票房高达11.18亿元。而已上映12天的《X战警:天启》的中国累计票房约为6.74亿元。由暴雪游戏《魔兽世界》改编的这部电影,再度让影游互生概念被热炒,优质的电影或游戏IP相互转化,拓宽产业链,“影视 游戏”已成为泛娱乐行业跨界合作的风向标之一。
据记者了解,伴随《魔兽》电影在中国电影的市场大热,借此东风今年有一大批游戏改编成电影,只是影游互生到底是站在风口的概念,还是真的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内容改编是核心影游互生并非短期消费粉丝
《魔兽》在中国上映一周,票房破11亿元,影游互生概念再度被热炒,不少有意将游戏改编成电影的制作方看到了其中的巨大潜力。但网易游戏高级营销总监刘国男表示,《魔兽》电影在中美电影市场呈现冷热不均的票房态势,其在中国电影市场的火爆更多是因为玩魔兽游戏的人群庞大。
北美票房统计机构Box Office Mojo透露,《魔兽》电影在美国首映周末拿到了243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6亿元)的票房,而截至6月14日晚间11点,《魔兽》电影中国的票房约是美国的7倍,堪称奇观。
刘国男分析称:“美国玩魔兽游戏的人最多几百万,但中国有上亿的魔兽游戏迷。突破11亿元是《魔兽》电影在中国的粉丝场应得的票房。”
导演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影片的九把刀是爱玩游戏的影视专业创作人士。他说:“魔兽这个10年沉淀的IP容易引发观影热潮,而且从制作上来说它也是一部大片。”
然而,《魔兽》电影的成功,并不意味着经典游戏IP改编电影就容易,影游互生就很好实现。刘国男也是网易影视的副总经理,正在尝试将网易旗下粉丝基础雄厚的游戏改编成电影。
在他看来,网易开发的游戏《天下3》是中国原创游戏IP里面最适合做电影的,但他表示:“怎么改编是重要的命题,肯定是要改编故事的,这道题很难做。其实《魔兽》电影改了很多,缩减了很多东西,甚至更像是《魔兽世界》的前传,但是它有一种精神没有改,这个是大家真正买单的重要因素。《天下3》这个项目有将近100万字的世界观,想要简化百万字的东西,拍成2个小时的电影,真的非常难。”
九把刀认为,《魔兽》电影是影游互生的典型,但要把经典游戏改编成像《魔兽》这样的现象级电影,最主要还得看电影的故事性,“如果只是短期消费粉丝的电影,并不会长久。经典的游戏并不少,不管是端游还是手游,但并不是改编成电影都能受到好评。”
事实上,避免短期消费粉丝不仅体现在游戏改编成电影这一方面,影视剧开发成游戏也面临这个问题。2015年中国影视剧IP衍生游戏被普遍认为成功的两例——《花千骨》和《琅琊榜》。在影视剧热播的时候两款同名手游上线初期均获得超百万的下载量,但是游戏的热度伴随着电视剧的下映也急速衰减。
游戏改编电影成功率不高类型电影尚未形成
影游互动给优质IP跨界合作带来全新的思路,让游戏、动漫和电影的互动变得更加活跃。不过,刘国男认为,游戏改编电影并不会成为主流,而且成功率也不高,“好的影视作品不多,适合做游戏的更是凤毛麟角,影游互动的成功案例也不多。”
放眼全球,好莱坞是世界商业电影的标杆,而且美国的大众文化产业很成熟,但即便如此,好莱坞用经典游戏改编电影的尝试也不多。
据艺恩《美国游戏IP改编电影研究》,1993年至2014年,好莱坞共制作了31部游戏改编电影,半数以上可以通过全球票房收回投资成本,但整体投资规模偏低,大多投资成本集中在5000万美元以下,低于好莱坞制作影片7000万美元的平均投资规模,像《魔兽》电影这样的大制作属于极少数。
好莱坞游戏IP改编的电影呈现明显的类型化特征,没有艺术电影,动作片和恐怖片占据绝大多数。与之相对应,这些游戏IP大部分是冒险、格斗类游戏。究其原因,冒险类游戏市场广泛,且有成熟的世界观,改编成电影的难度较小。
就这一点来说,中国目前影游互动的类型影片尚未形成气候。电影《何以笙箫默》的导演、《赵氏孤儿》制片人黄斌表示:“要形成这样的类型影片,游戏是框架,能够提供衍生的基础和巨大的粉丝量,但是游戏要改编成电影,是需要IP养成的过程,即便像《魔兽》这样的电影,游戏IP也沉淀了10年。”
其实,美国这类型的电影创作也是大多选择历史悠久的游戏IP,从游戏首发到电影上映的延宕时间平均长达10年,这些游戏大多拥有不同平台的多个版本,长时间和多版本的沉淀都化作游戏IP的口碑,游戏深度粉丝和被广泛影响的潜在受众都是电影票房的消费者。
九把刀亦认为,能够实现影游互动的IP养成需要时间,目前中国手游、端游很多,但是游戏和电影互养IP的过程还需要时间沉淀。
黄斌则表示:“影游互动创作本身需要互通游戏、电影的人才,两者如何同步开发,保持这种类型的延续性是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