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熊孩子不爱学习真的要怪罪游戏?)
许多人视电子游戏为洪水猛兽,认为许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考不上好大学就是游戏惹的祸。最近《泰晤士报》上刊登了一篇副标题为《高等教育性别不均衡现象看起来并没有那么复杂》的专栏文章,也将学生不爱学习归咎为游戏的影响。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最近发布的一篇报道指出,男孩玩合作型网络游戏的次数是女孩的10倍。报道作者还一再强调说“电子游戏中的性别差异变成了女孩的表现优势。”虽然游戏与学习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但糟糕的现实数据显示:不爱学习爱游戏,肯定没有好成绩。
在英国,高等教育里的性别鸿沟正在不断扩大,大学里女性人数比男性要高6个百分点,本学年申请大学的男性比女性少94000人,是有记录以来差距最大的一次。中途辍学的男性也越来越多,而能完成2.1学位的则越来越少。在18岁至24岁区间的人群中,登记为失业的男性比女性人数多70000人。为什么性别差距这么大?《泰晤士报》上的那篇文章说,最能解释高等教育中“阳衰”现象的理由就是,男性“努力得太少”,并且“浪费的时间太多”,特别是在虚拟的东西上。
作为一种非群体性娱乐手段,电子游戏时常被人们与色情作品和填字游戏放在一起,作为独自享乐和无意义消遣的代表形式。对于没有在年轻时接触过游戏的老一辈人来说,电子游戏是一个很好用的“万恶之靶”:它是暴力、不良和教育失败的罪魁祸首。自从电子游戏诞生以来,各种媒体上有关于电子游戏的负面报道就层出不穷。1981年,英国工党议员George Foulkes称游戏机“利用了成千上万的孩子的弱点,赚着沾满鲜血的脏钱。”1982年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Everett Koop说青少年的“身心”都被电子游戏这种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东西侵蚀了。
如今35年过去了,电子游戏遭受的许多非议和偏见仍然存在。任何游戏爱好者都知道,电子游戏是艺术和科技完美结合,并且具有提高反应力和锻炼大脑的作用。但是社会上仍有人对电子游戏抱有巨大怀疑,不过这不包括科研界。今年3月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大众卫生学院发表的一篇论文说,经常打电子游戏与提升孩子智力水平和综合学校表现有一定关系。研究人员还发现,玩游戏有助于减少孩子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
当然了,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的娱乐习惯,不能让孩子玩游戏过度。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家长也应该予以关心,比如孩子在《我的世界》中建了一个新建筑,或者是在《守望先锋》中用了一种新策略。《泰晤士报》上的那篇文章对此的反驳无非是“令人分心的事情只会让人分心”之类的论调。这真是太陈词滥调了。
学习和游戏的矛盾,其实是一个关于玩游戏的本质和角色的哲学式争论。游戏是人类进入成年之前的预备活动,当一个人成熟之后,就不再像小时候一样追逐打闹了。公元前600年古雅典法学名人阿纳卡西斯(Anacharsis)说:“先玩耍,然后你才能变得严肃。”大作家兼神学家切斯特顿甚至更进一步,他在1908年其著作《All Things Considered》中写道,“人间是任务花园,天堂是游戏操场。”那些游戏对孩子教育产生巨大威胁的论调,只是一些政客和报纸为博人眼球的工具或推卸责任的借口罢了。
责任编辑:杜祥_NT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