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猪兜风

Face++ CEO印奇:人工智能公司必须更懂商业

骑猪兜风 2016-04-30 00:03:56    200757 次浏览
Face++ CEO印奇:人工智能公司必须更懂商业  新浪科技讯 4月29日晚间消息,在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2016)上,旷视科技CEO印奇做了“人工智能的苟且和远方”为主题的演讲。印奇称,2015年是人工智能特别重要的一年,并且人工智能是未来5-10年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旷视科技因人脸识别平台Face 而在过去一年被人熟知,他们的客户包括、、美图等公司。旷世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在金融、安防等领域被广为使用。“刷脸”正在成为人工智能离大众最近的应用场景之一。

  印奇称,人工智能是资本泡沫化来得最快的一个方向。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概念的炒作、资本的助推都加剧了泡沫化。但所有的这一切,本质上都在传达一个信号:人工智能真的要来了。

  因为人工智能是一个由技术驱动的方向,在这一波的人工智能的浪潮里,技术的门槛在变低。如果没有商业落地,没有真正的数据循环,你能做出来的技术,半年后一定会有别人能做出来。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要比之前所有的创业公司都要更懂商业。(丁壮)

  以下为演讲实录:

  旷视科技成立于2011年,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是Face 。旷视科技的定位从2001创业开始到现在,从来没有变过——通过深度学习,来解决“未来机器的眼睛”这样一个问题。

  在2011年,人工智能还很少被人谈起,在我们创业的时候,很多人都在用怀疑的目光问,人工智能会不会在未来5-10年内成为一个主题?

  浪潮来得比想象中还快,这几年有越来越多来自民间的科学家投身于技术创新,那种感觉就像我在小学六年级时试图解决哥德巴赫猜想那样兴奋。

  2015年是人工智能特别重要的一年,并且我认为人工智能是未来5-10年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同时,这也是资本泡沫化来得最快的一个方向。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概念的炒作、资本的助推都加剧了泡沫化。所有的这一切,本质上都在传达一个信号:人工智能真的要来了。

  除去眼前资本的助推之外,到底人工智能的远方在哪儿?

  首先,人工智能是一个由技术驱动的方向。在过去的2015年,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演变的一个路径:逻辑智能——感知智能——认知智能

  一个大的行业共识是,我们现在达到了“感知智能”这一环节,而关于“认知智能”,人们谈到的更多是机器的创造力、感情、甚至机器人带来的人类危机。

  简单梳理一下这个路径,在过去,基于逻辑智能已经产生了非常多的专家系统(知识库 推理机),比如医学诊断系统。

  后来的“语音交互”系统,其实是横跨了最早的逻辑智能到感知智能,并且它所包含的对语言的理解,其实已经到了认知智能的前期。

  而最近很热的AlphaGo,在我看来是“博弈智能”,人们会发现当机器能够在人类设计的游戏当中超越人类的时候,这种感觉特别可怕。举个例子,未来最值钱的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可能就是用人工智能参与人类金融的事情,也就是机器炒股,现在已经有公司开始尝试了。

  我们做的是机器视觉,我管这方面叫“静默智能”,他的跨度比前面提到的这些人工智能都要大。图像识别是非常典型的静默智能,涉及到人类最核心的认知,概念,抽象等东西。如果有一个机器,可以视觉化地理解这个世界,你实际上并不知道它到底在做什么,它只是静静地在那儿看着。我们选择了我们认为最难的一条路,希望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2015年,旷视科技还看到了一个方向,那就是——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要比之前所有的创业公司都要更懂商业。

  人工智能公司不但要懂技术,同时还必须要懂产品,走到商业化的大路上去。

  人工智能商业化的演进,到底是什么一个方式?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数据智能,一个是网络协同。这两个概念其实是首席战略官曾鸣教授提出的:世界上所有千亿美元级的公司,必须在商业模式、数据模式上形成网络协同效应,这家公司才有可能形成行业壁垒。

  以和来举例,Google是从数据智能开始,非常快地形成了网络协同效应,所以谷歌的数据量在不断变大,变成了世界上最牛的搜索引擎。而Facebook实际上是反向的,他的网络协同效应是从做社交网络就开始的,大家都知道Facebook是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最活跃的一家公司,因为它知道,如果真的有更加智能的系统去理解沉淀在网络里的数据,这家公司未来的市值可能还会再乘以10倍。

  旷视科技总结了人工智能公司的“三段论”——作为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你要有自己的平台,同时选择一个商业落地的方向,最终快速地实现数据循环。

  在这一波的人工智能的浪潮里,不可否认的是,技术的门槛在变低。如果没有商业落地,没有真正的数据循环,你能做出来的技术,半年后一定会有别人能做出来。

  在我看来,现在真正能把着三步都走完的,全世界只有一家公司——Google。

  在过去四年半里,旷视科技Face 其实只做了一件事情,希望把这个“三段论”的循环走完,我们认为初步走到了0.8%。

  我们做的一件事叫SmartID,因为它最通用,且能够打通线上和线下。Face 涉及了1亿人的刷脸,比较有代表的客户有蚂蚁金服的支付宝、Uber、中信银行、万科,万科是我们在线下化的体验,未来会实现一个智能园区。

  通过云端平台FaceID.com,我们打通了SmartID的线上和线下。无论你是线上的账号,还是线下的一张卡,一把钥匙,或者一个智能门禁,最后可能都是虚拟化的一个大的入口。

  明年如果我能来的话,我希望能介绍我们实践“三段论”循环的第二段和第三段。

  今天我讲两个人我特别敬佩的人工智能领域的前辈。

  第一个人叫安迪·鲁宾(AndyRubin),大家都熟知他是Android之父,后来一度加入了谷歌。他是一个狂热的人工智能的粉丝,一生在做人工智能,一不小心通过人工智能带动了Android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

  第二个大家可能更不熟悉,WillowGarage,是一个机器人研究实验室,他们打造了世界上最好的一套机器人听说系统,现在大部分toC或toB的机器人都在用这套系统。

  这些人,可能花了三十年,四十年去做人工智能,人工只能如果能够真正到远方,前提是需要一帮真正有情怀的人,把它从梦想变成一项造福大家的事业。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