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猪兜风

面对37亿亏损 神州优车只需做好这四点

骑猪兜风 2016-04-22 14:40:16    200897 次浏览

  在登陆资本市场(新三板)之前,面临37亿元亏损的质疑,任何企业都需要做出澄清和回应。

  神州优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州优车)也不例外。尤其是即将上市的关键时刻,这样的声音毫无疑问是利空消息。4月12日,董事长陆正耀在神州优车总部与来自全国的媒体进行了沟通。

  沟通的主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战略投资人从阿里巴巴变成云锋投资和云岭投资;二是神州优车向全国股改公司(新三板)公司递交了挂牌申请。

  与媒体沟通的重头戏无疑是第二部分内容,将会针对37亿元做出解释,其中包括商业模式以及未来业务的延伸拓展等。

  上述消息的释放,在即将上市的紧要关口,董事长兼CEO陆正耀及神州优车做到了及时回应。在上市前夕突遭报道,姑且不去做任何揣摩和猜测,仅就神州优车而言,蓝科技分析认为,只需要做好四点,传言或将不攻自破,投资人对神州优车的商业模式及未来,依然持有信心。

  神州优车需要做的四点是:向投资人、员工证明神州优车将会给他们带来可持续的利益;不要总想战胜别人,而是要打造金牌服务之师,让员工成为品牌塑造的发源地;做好打一场持久营销战的准备;以对手的眼光看待自己,学会在诋毁中壮大。

  证明自己比回击质疑更高明

  亏损企业上市,神州优车不是第一家,也绝不会是最后一家。

  以资本市场最为成熟的美国为例,早在2012年7月,美国研究人士霍姆(DanielHom)进行的一项统计发现,上市的高技术公司,资本市场更加看重其收入,而并非利润,这和1990年代互联网泡沫时期有着明显区别。

  霍姆对近期(2012年7月之前)美国市场的高科技公司上市案进行了研究,发现高达73%的公司在上市时是亏损的。而在1999年的互联网泡沫时期,新上市公司中只有34%的企业亏损。

  包括Facebook上市前也是亏损的。这意味着,在美国,亏损企业不但可以上市,甚至会得到投资者的认同,因为他们更重中的是未来。成熟的投资者更看中企业的商业模式和收入,而不仅仅是眼前的利润。

  包括京东在美国上市前也是戴着亏损5000万人民币的帽子登陆美国市场。最致命的是,在2014年上市当年,京东创下成立以来的亏损新高,达50亿人民币。

  市场对京东有各种各样的质疑,但京东并未因此受到股东及投资人的抛弃。

  这些是前车之鉴,神州优车大可不必于此忧虑。神州优车需要做的,是向投资人、员工证明自己的商业模式、未来清晰可见的前景和行业的引领作用。

  证明自己不需要和别人打嘴仗,而是要学会给投资人和员工算账。让他们看到现在利润稀释的原因,用数据证明行业趋势,让投资人感受到神州优车能够创造而且具有可持续的成长空间。

  神州优车不是陆正耀一个人的公司,上市以后就是一个公众公司,要接受所有投资者的监督。从这个层面而言,神州优车未来要学会从容面对各种问题和质疑。资本市场江湖深不可测,要敢于证实别人的质疑,更要证明自己,这才是神州优车最应该做的。

  让员工成为品牌塑造发源地

  做为汽车租赁行业,服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市场、影响着未来。

  神州优车最大的资产之一就是遍布于全国各地的几十万名司机,他们服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频次和评价。

  远的不说,以大家耳熟能详的餐饮标秆海底捞来说,他们之所以能得到认可,食客愿意排队等候就餐,主要原因是他们一流的服务迎得信任。

  一个有胸怀的、有格局的企业,不是一味着想打败、攻击别人,而是能打造一只金牌服务之师,让所有员工成为品牌的发源地,通过服务软实力树立行业地位,这是欧美及日本上百年品牌不变的定律之一。这一切,并非是用资本堆砌的。

  神州优车在所有司机入职之前,经过了非常严格的核查,并且通过专业机构进行专业审核,从而在司机源头上杜绝可能存在的一切隐患。这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更是打造金牌服务之师的核心。让员工成为品牌塑造发源地,源于提供很好的服务体验,源于对司机源头的把控。

  经得起舆论的检验,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成为品牌的代言人,每次服务都是加分项,这样的证明更具有实质意义。用实力和品牌打造人文关怀,而不仅仅是财富故事,这样的企业更有担当而不是急攻近利。

  打一场持久营销战

  做为一个汽车服务领域的O2O企业,品牌和市场建立的另一核心是营销。神州优车需要打一场矿日持久的营销战,而这场营销战的要素是消费者和市场。

  消费者是营销的第一要素。通过营销部门不断地进入场景、差异化营销,在不同场景下神州优车为客户带来了更多的价值,使客户对神州品牌产生黏性。

  没有什么比得到客户的认可更让人欣喜和值得期待了。营销本身,更应该具备潜移默化的人文关怀、合理的价格。不能指望让所有人都有期待,但能做到让每一位神州优车的客户多次使用,这就是成功的。

  在市场层面,即包括同业竞争,又包括影响用户的舆论阵地。在中国,企业生存的游戏规则与欧美日韩有很大的不同。

  尽管中国市场的资本力量跻身全球三甲,但在商业的游戏规则上仍然处于野蛮生长阶段。相互诋毁、攻击甚至其他非法手段,都会在同业竞争中不断上演。

  这是缺少商业文明的表现。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麦当劳与肯德基、宝马与奥迪,这些永远的商业对手已经走出了早期的攻击诋毁阶段,而这正是中国企业应该学习的。

  在中国,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企业之间,用价格、诋毁和“下黑手”的做法比比皆是。因此,神州优车被市场誉为“专车第一股时”,就注定面临各种明枪暗箭。

  随时准备迎战,但不能主动攻击别人,不以“下黑手”而凸显自身的行业地位,这才是神州优车该有的气度。历史终究会还源真相。神州优车需要做的是廓清真相、不以虚假示人。

  学会在诋毁中壮大

  不以虚假示人,但要学会在诋毁中壮大。要以对手的眼光发现自身的不足,以对手的眼光戳中自己的要害,这是只有高手才会做的事情。

  因为对手,才能让自己进步和改善;因为对手,才能发现市场的潜力之大和生态链的未来。所以,应该感谢对手。

  在诋毁和蔑视中成长,松下给很多企业上了最生动的一课。

  全球知名企业日本松下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人生经历非常坎坷,这个从小身体虚弱,甚至小时候大便不正常、学徒工出身的人,在经历太多磨难之后,在诋毁中成长壮大,打造的日本松下企业成就了一段国际传奇。

  登陆资本市场,对神州优车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这场以客户为中心、以技术为驱动,通过商业模式不断创新,试图引领行业变革的游戏中,神州优车注定会有太多的故事值得关注。

  在互联网的裹挟之下,中国市场垄断的双重性越来越显性化。当寡头垄断一旦形成,新兴商业模式必定会遭到清洗或阻击。神州优车出现的情况并不突兀,从E代驾不明就里遭到质疑,到神州优车上市前的重磅爆料,有些事情不言而喻。这一切,都是因为利益。

  罗兰贝格根据客户需求的场景做了一些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比如说价格比出租车贵多少的情况下,消费者会愿意用这样的专车服务?结果非常让人震惊。整个专车领域,比出租车贵20%的价格定位是消费者可以接受的。罗兰贝格得出的是到2020年时,全国每天这样的专车使用应该是2210万次,全年的市场份额应该在5000亿左右。

  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的奶酪被别人吞食。神州优车必须要学会坚强,学会在诋毁中成长壮大,否则未来的市场中将会面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

  回归到神州优车的初心,是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和更好的服务。这场出行领域引发的变化是由互联网技术革命和汽车技术革命带来的,它们正在深刻的改变着客户的消费习惯,而且必将带来整个汽车行业体系的颠覆性重塑。

  但是,神州优车能主导行业创新求变吗?这一切,还是让时间作证吧。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