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艳丽
侠之大者为怪。对毁誉参半的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来说,很难用一两个词概括其精髓,为其描形拟态。他成功了,将是拯救地球、开启人类新纪元的创新英雄;失败了,则是用虚假的希望欺世盗名,异想天开的痴人疯子。
“我疯了吗?”这是马斯克向本书作者的发问。其实懂得马斯克的人明白,向着太阳的国度进发,改写人类历史命运,是马斯克从小的梦想,异于常人的是,他有百折不回将梦想逐渐变成现实的勇气。金钱、权利、世俗的幸福对他来说不过如粪土,但利用“粪土”铺平理想的道路,却是他的拿手好戏。阿什利-万斯在《硅谷钢铁侠》中评价马斯克“与时俱进的视野和执行力结合了亨利-福特和约翰-洛克菲勒最好的特质”,对赢,他有着国王般的崇拜。
珍爱生命,远离天才
埃隆-马斯克是连上帝都敢蔑视的人。作为天才,他并不适合与之近距离接触,不论是生活还是工作。小时候,他是出名的书呆子,在他的兄弟眼中“相当无趣”,他总会回答出大家记不得的天文物理方面的问题,且小数点精确,聪明到让人厌烦。在同学中间,他很不“识趣”,毫不客气地指出别人的错误,惹人反感,甚至被追打,一度昏厥,但他却始终不知道原因所在。成年后,在婚姻上,他又是一个帝王,才貌双全的女子对他而言也不过是人生一个辅件。在第一次结婚的婚礼上,他就对作家妻子贾斯汀宣布“我是这段关系的主载者”。在婚姻生活中亦没有收敛他的苛刻,对妻子横加指责,并称“如果你是我的员工,我就会解雇你”。就在今年初Model 3在美国加利福尼亚高调发布的同时,马斯克与第二任妻子、演员妲露拉·莱莉复婚18个月后再度离婚。他的离婚事件同他的新款电动车发布一样,赚足了世人的眼球。
在天才总裁的脑子里,不存在人情味儿,也没有礼贤下士的概念。一位因送即将分娩的妻子去医院而参会迟到的工程师被骂得狗血喷头。在火箭升空的庆功会前,他会因别的项目进展不顺而教训员工半小时之久。不论多么重要的技术功臣,如若达不到他的标准,跟不上他的节奏,都有可能被淘汰出局。他甚至在做总裁的同时兼职做好被辞员工的工作,完成他人无法完成的任务,而且不分专业,不分领域,一方面证明他的卓越,一方面验证别人的无足轻重。员工每次面见马斯克都战战兢兢,他们形容他反复无常。有离职员工评论说, “埃隆最糟糕的缺点是缺乏忠诚或人情味,我们中的很多人多年来一直兢兢业业地替他工作,但他却不假思索地就把我们像垃圾一样丢在路边,这么做的目的是杀鸡儆猴。”他冷酷无情最典型的例子,是近身跟随他多年的行政助理,因一次提出加薪请求,先被休假,而后被辞退。用阿什利·万斯的话讲,马斯克是个连上帝都不愿意等待的人,他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精神领空,在他的世界中,所有人必须无条件配合他,拖慢节奏的都是他前进路上的障碍物,必除之而后快。
金钱只是冲破梦想乌托邦的工具
马斯克从事的事业,都以解决人类生存的终极问题为己任,如果说Zip2,尚是他创业初期小试牛刀的玩具,那么PayPal,则是马斯克“调戏”金融大佬们及赚取未来资本的试练场。
出售PayPal,赚得大额财富的马斯克,向SpaceX投资1亿美元、迈进了风险重重的航天事业,向投资7000万美元,在电动车方向尚不明朗之时开始一场豪赌;向太阳城投资3000万美元,将请入人间。他这一连串行动看得世人触目惊心,“除非制造出金钱粉碎机,马斯克再也找不到一个更快的方法来毁灭自己的财富。”事实恰也证明,马斯克的确从事烧钱的事业,在PayPal上赚来的那桶金很快人间蒸发,而他的伟业还只是先栽了几个跟头,一切尚是未知数。对企业家而言,金钱是身家性命,是成功的证明,然而对马斯克而言,财富不过是他冲破技术乌托邦的一块敲门砖而已。
打造顶级纯电动汽车,全面替代传统汽车,是马斯克在人间的第一个梦想。如果说从零做起,打造纯电动汽车是从0到1的创新,不断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保持电动汽车运行的稳定,提升续航里程,则属于技术上的流创新,打造出适合电动汽车长途驱驰的电网体系,则是一项庞大的原创新系统工程。用九死一生来形容特斯拉电动车的“生命历险”再合适不过,技术难题、成本难题、资本难题,来自竞争者的压力,还有马斯克偏执狂带来的完美压力,都令特斯拉始终有倾覆之虞。截至此时,伴随特斯拉新型车的发布及如潮水般涌来的订单,似乎证明特斯拉已度过了生死节点,走进了全新的开阔发展期。正如《新技术的胜算》中鲍剑勇所指出的,纯电动汽车本身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环保节能,动力电池生产过程制造的污染要高于化石能源开采和提炼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为减轻车重增加续航能力,电动车往往采用铝质车身,这又比普通钢制车身在制造过程中排放出的污染高五六倍,充电过程产生的能源浪费也不容小视。不过,在《硅谷钢铁侠》中,作者并未触及纯电动车这些核心问题,而更多从企业管理、经营,以及马斯克改变人间梦想的角度去阐释。
对于理想主义的马斯克而言,特斯拉电动车今天取得的成绩,只是个小小的阶段性胜利,帮助美国摆脱对石油的依赖也只是他实现理想道路上的一个中转站,如何让电动车从生产到开动的全过程都绿色环保,才是其应致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把理想国建立在星空之上
“人类应该是跨越星球的物种”,这是马斯克人生的终极使命。马斯克的火箭事业,经过前期三次失败,第四次发射成功,终于迎来了人生的春天,“SpaceX从航空业的笑柄变成最稳定的运营商之一”。SpaceX能以惊人低价令美国的竞争对手望尘莫及,帮助美国告别火箭零部件依赖海外进口的历史。在“全球化合作”甚嚣尘上之时,马斯克反其道而行之,万径之中择其艰,也许他采用的是最笨的方式,但在与时间、金钱、技术赛跑的过程中,马斯克总能以魔鬼方式率领团队在关键时刻取得关键性成功,且他的成功和优势是稳扎稳打的,不会轻易被市场的变动击毁、取代。
马斯克要颠覆传统太空行业的所有惯例。除了帮助美国重拾载人航天能力外,还反复测试可重复使用的火箭,以使航天成本大幅降低。2015年12月,SpaceX终于成功发射新型火箭“猎鹰9号”,成功回收了一级火箭,并将11颗通信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马斯克创造了一级火箭回收的历史,人类前往太空将不再昂贵,离移民火星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马斯克的成功绝非偶然,他超强的学习能力、每周100小时 的工作时长、与员工并肩战斗的态度,亲自解决问题的示范,以及严苛的管理作风,都使其能人所不能。他一步步由航天业门外汉成了技术与管理专家,在塑造SpaceX征战太空神话的同时,也成就了他堪与乔布斯比肩,甚至更胜一筹的人间神话。
马斯克一会儿坐拥亿万财富,一会儿又千金“烧”尽。别人谈“情商”,讲领导艺术,他口不择言,对待员工苛刻至极。别人迅速试错,调整战略,他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一条路走到底,越挫越勇。别人在互联网风口浪尖上挥斥方遒,玩照片,拼链接,他却玩腻了比特,玩起了原子,干起了实业。别人以为移民太空只是穿越剧的噱头,他却从一点不懂做起,把移民火星当成了事业。别人谈专注,在专一领域攻坚克难,他一心多用,在电动车、火箭、太阳能发电多领域齐头并进。
马斯克是多面的,《硅谷钢铁侠》将其塑造成科技 梦想狂人的形象,但在《新技术的胜算》中,鲍剑勇却将其塑造成了一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商业枭雄。他商业、政治、舆论、攻关技巧炉火纯青,他可罔顾事实,将美国空军告上法庭,还将美国各州政府玩弄在股掌间,在与竞争对手合纵联盟的过程中,将一切资源尽为我所用,而后又翻脸无情。
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马斯克?“你可能是天使,但我说你是魔鬼,你就是魔鬼。因为我是你的传记作家。”这是A.S。拜厄特在《传记作家的传记:一部小说》中表达的主旨,用在马斯克身上或许并不合适,因为他兼具魔鬼与天使的特性。
用创新家的思维难以理解他的较真,用实业家的思维难以理解他的偏执,用政治家的思维难以理解他的嚣张,用哲学家的思维难以理解他的荒诞,总之,用地球人的思维难以理解这位宇宙狂人。他若成功,注定是“一将功成万骨枯”,身前身后皆是竞争对手以及过往下属的“残骸”,但智人这个恐怖的物种也将开启全新的征服宇宙的旅程;他若失败,或许人类移民太空的梦想又将沉睡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