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科技博客VentureBeat今天撰文称,随着IPO热潮的降温,从公开市场跨界到私有市场的投资机构也开始回归自己的专长领域。
以下为文章全文:
从历史上看,成熟的私有公司往往会在IPO之前的最后一轮或几轮融资中,通过“成长性”或后期风险投资公司完成融资。但随着大型公开市场投资者的逐步渗透,这套生态系统在过去几年渐渐被打破。但正当资金雄厚的玩家涌入市场时,当下的经济形势又将其中一些跨界投资者冲回到本该属于他们的领域。
2013年,按照最后一轮私募融资与IPO发行价之间的价差计算,IPO的平均回报达到了惊人的160%,而私募融资和公开融资之间的间隔也只有21个月。富达投资、Wellington和T.Rowe等专注公开市场的大型基金已经开始跨界参与后期私募融资。对冲基金也紧随其后,但资金量相对较小,投资周期相对较短。
2015年,在科技、媒体和通信行业(TMT)中,最后一轮私募融资通过IPO获得的回报仅为50%,远低于2014年的137%,降幅高达63%。下半年的情况尤其惨烈:无论是TMT行业还是整个市场,2015年下半年的回报率都较上半年下降了50%。
除了回报下滑外,2015年的IPO交易量也减少了36%。
原因何在?
在资金充裕的大型投资者的推动下,实现了很多规模巨大的私募融资交易,使得创业公司得以长时间保持私有状态。这些私有公司的规模和资金状况都与上市公司相似。问题在于,“流动性折价”已经在后期私募融资中消失。投资者对私有公司进行估值时已经将其与上市公司进行比对,就好像他们都拥有相同的流动性一样。
2015年8月,当公开市场股票遭到甩卖之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投资者变得日趋谨慎,并逐渐引发了IPO市场的降温。虽然公开市场的股票投资者可以随时抛售自己不想要的股票,或者因为基金赎回而被迫抛售,但出售私有公司的股票难度却更大,因此便会出现流动性折价现象,除非市场需求导致价格大幅攀升。
跨界投资者只能一直持有私有公司的股票,而无法明确他们什么时候、以什么价格退出。公开市场的估值降低也对私有市场的相对估值形成了打压,导致私募投资遭受了双重损害:不仅持有时间更长,回报率也更低。
这种状况迫使跨界投资者调低其持有的私募公司股票价值。随着回报率的降低,加之流动性渠道匮乏,跨界投资者已经从私有市场撤出,投资风格也更加保守,或者把精力专注于其他领域。
“我们都看到pre-IPO私募融资的兴趣降低,而估值敏感性有所提升。”后期风险投资公司Glynn Capital Management首席分析师约翰·弗格松(John Fogelsong)说,“这一趋势是从2015年春季开始的,在去年夏天的全球市场动荡后得到了加强。”
跨界投资的未来
后期投资已经迅速转变成卖方市场,私有公司发现融资难度大幅增加,融资谈判持续时间延长,“折价融资”和“独角兽”也变得更加普遍。在很多人看来,这才是真实的市场,也代表了回报率的理性回归——估值必须得到当前财务指标的支撑,而不能一味考虑未来的定价和市场预期。
虽然价差大幅压缩,但共同基金目前仍然通过私募融资获得了小幅盈利。另外,从理论上讲,IPO的推迟并不会改变他们对一家公司的长期看法。他们下调私有公司的估值并不是什么新闻,公开市场的投资组合价值也会经常下调。由于估值遭到下调,再加上竞争更加激烈,使得这些投资者可以在寻找目标和制定投资条款时掌握更多主动权,在估值问题上尤其如此。
单纯追求回报的投资者会面临艰难的现状。由于无法通过持有股票获得利息,导致回报率不足以平衡风险。很多趋势型跨界投资者缺乏评估企业价值和帮助企业发展的能力。
对冲基金已经有所收缩,他们正在调整估值方式,今后的选择也将更加精细。对冲基金则会退出市场,直到上涨机会再度确立为止。届时将会引发下一轮的估值上涨,但这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发生。我们已经看到投资者从单纯的成长转向了价值,采用了更符合逻辑的决策方式,在制定决策时也不再那么草率。无论是后期投资者还是风险投资公司,都会继续寻找有可能在这种新环境中IPO的企业。
跨界投资是否已经结束?没有,但黄金时期已经成为过去。投资者又重新掌握了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