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猪兜风

做好体育赛事内容 才能卖好互联网电视

骑猪兜风 2016-03-25 22:43:12    200969 次浏览

  速途网3月25日消息(报道 祖腾飞)最近几天,互联网电视电视领域特别热闹,先是微鲸那边发布了55寸电视,后来小米硬生生“掰弯”了65寸大屏,下礼拜乐视据说要跟TCL吹响集结号。

  各家发布会上从硬件谈到软件、从价格谈到合作,但是都没离开一个关键词“内容”。无论是联手视频网站,还是一掷千金购买转播权,内容都成为制约智能电视销量的重要因素。

  说到这里我们认为,互联网电视卖得好不好,并不取决于那些独播电视、电影资源,而是决定于体育赛事的转播权,确切的说是篮球、足球这两大球。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做好体育赛事内容 才能卖好互联网电视

  体育赛事更适合大屏

  相关的电影、电视剧等资源在国内一线的视频网站上都可以搜索到,即便是付费观看,也有很多人愿意购买会员身份。而且这些东西更适合碎片化时间来观看,我在地铁、公交上看不完这一集,回家可以继续看,哪怕中间断了几天没有看依然是可以连续上的,且时效性并不强。

  而体育赛事一般时效性较强,今天比赛结果都出来了,你居然没看,作为一个铁杆球迷是不可接受的。且英超、西甲等赛事大多在半夜时分,那个时候有块大屏幕来看是不是更爽?NBA焦点战役大多在美国时间的周末(其实也是北京时间的周末),这个时候叫上三五好友,啤酒配炸鸡看偶像虐对手是不是很爽?

  体育赛事更方便盈利

  无论是小米,还是乐视、微鲸,清一色奉行硬件产品低利润,靠增值服务来盈利的战略。而相关影视剧资源虽然能赚得不少人气,但是想靠这个是实现盈利,还是存在一定难度。这一点大家参照国内视频网站的运作模式就知道了,他们从会员身上获得的利润微乎其微,真正给团队发工资的金主反而是那些广告商。

  而且,影视剧大家基本看上一两遍就够了,哪怕是像港囧煎饼侠这种十亿票房的大片,看过几遍之后你还愿意再点开吗?而体育赛事就不一样了,英超、西甲每支球队38场比赛,NBA全年82场,每场都有变数,每场都有期待。普约尔走了,内马尔也挺帅啊;科比老了,但是库里投得准啊,只要广告商舍得往里面投广告,这一年的收入足够盆满钵满。

做好体育赛事内容 才能卖好互联网电视


  内容监管更清晰明确

  这几年对影视作品的审查越来越严格,甚至很多网剧直接遭遇下架停播。去年的娘娘传奇硬生生剪成了大头贴传奇,今年的妃子升职记也是重新剪辑后才逃过下架的命运。据统计,2015年至今,全国共下架网剧超过2000集,在这种情况下,采购网剧版权存在巨大风险。

  另一方面,即便重金收购海外影视资源的版权,但是到国内播放的时候将面临严格的审查制度。一旦审核过程出现拖延,将错过播放的最佳时机,对厂商的影响是巨大的。像都教授和柳大尉这种现象级的作品,未来不一定能经常出现了,此前美剧已经在这里摔过跟头。

  观众付费能力更强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看电视的人群。目前来说,围在电视机前观看传统影视节目的呈现一老一小的趋势,年轻人更愿意去点播喜爱的节目。

  这其中付费的关键集中在一类人身上——男性,无论是网游、网红还是网购,支付总额最多的都是男性用户。而体育栏目的主要受众也是男性,这部分人忠诚度极高,对一只球队或一场联赛的执着追求可以延续数十年,最重要的是他们有很强的付费能力。

  腾讯体育副总裁陈菊红就证实了这一点:“体育用户的收费的价格不敏感,相比其他品类。跟其他相比没有那么敏感,而且他会反复来,续费比较容易,收费这个事情将来有前景,值得探索”。

  也正是上面这几点,我们看到微鲸直接把宣传语写成“看球神器”,看到了雷军10亿美金砸内容,看到了乐视体育估值200亿。因为一场体育赛事而选择购买某品牌电视机,眼下看来或许还难以想像,但这种模式已经在香港这样发达的有线电视收费地区得到证实,甚至香港有“得英超者的天下”的说法。那么,在未来,估计只有玩好球的互联网电视才能卖出去吧。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