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霍泰稳,InfoQ/ 极客邦科技创始人兼 CEO。
先感谢曹政大神的推荐,“精进学堂”(微信号 zenpark)又来了很多新朋友,但不知道我的文字合不合大家的胃口,如果不合的话,大家及时取关,好聚好散。虽然我是一个技术社区的创始人,但是这个公众号比较少谈技术,更多的是谈如何管理好团队,如何管理好自己。这也是为什么叫 “精进学堂” 的原因之一。
和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一样,马云同样也有很多的争议。不过我是马云的粉丝,而且感觉越来越被他洗脑了。最基本的原因是在价值观和对团队管理的理解上,我比较赞同马云的观点。这两天我在学习他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的演讲(这儿可以看完整视频),这儿分享一下学习收获,有福同享。
-
企业家天天都在登山,都在修行;
-
服务、销售、投诉不外包,而且朝夕相处;
-
销售不是卖产品,而是卖愿景和价值观;
-
把客户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投资人;
-
相信年轻人,重担放在他们身上;
-
死亡不可怕,不用心培养后备人才才可怕;
-
企业管理是一个体系,KPI 只是其中的一环。
阿里走到今天为止要面临的问题挺多,所以那时候王石出去爬山,反正我是不去爬。我问他为什么去爬山,他说爬到山顶上可以想得很清楚,我自己坐在马桶上都能想得很清楚,我每天都在爬山翻雪山,我们所有企业家天天都在想办法怎么过雪山、怎么过这个坎儿那个坎儿。
想修行,哪儿都可以。就好像有人总是四处问,如何做管理,如何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其实把每天团队里面冒出的问题,逐个处理好,自己的管理技能肯定就上来了。我也发现凡是有成绩的同学,基本都是不论什么时间,脑袋都一直在想如何改善当下所做的事情。
我们知道企业大,很多人都考虑到外包,我在公司里面有几个部门是永远不外包的,服务不外包,销售不外包,投诉绝对不能外包。因为如果你都不知道客户投诉什么,喜欢什么,你就等于一个人穿了十件衣服你都不知道是冬天还是夏天,现在再仔细看一下当年把服务外包的公司有几家活的好,因为他们远离了客户的哭喊,远离了客户喜欢什么,恨什么。
我想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特别强调 NPS(净推荐值)的重要原因,只有充分了解用户,知道他们的痛点,才能更好地完善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凡是当我们一个产品逐渐不受欢迎的时候,也一定是我们当初慢慢远离了用户。华为任正非说,让距离炮声最近的人来做决策,也是这个道理。
销售对我们所有人来讲,销售是真正的服务,因为销售部门是直接面对客户的,销售不是要卖一个机器,销售是卖公司的理念和相信,卖你们公司的价值体系,卖你们公司的使命感。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拿回来不是钱,而是客户的感受,客户的需求,客户的改变,这些市场才是销售最大的收入。
这个说法让我重新对销售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如果我们的关注点只是从客户的口袋里又掏出了多少钱,而不关注他们的钱在我们这儿花的是否高效,是否真的让他们感到物超所值,那么未来我们的业务也不会有大的增长,基业也肯定不会长青。在接下来的销售人员培训中,可以把这一段 “名言” 加上了。
20 世纪确实从房地产制造业来讲,一定是股东第一,但是 21 世纪在进入到以人创新为主的时候,必须也肯定是以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不管他们是否愿意,反正我是这样坚持的。
貌似现在很多资本家、投资基金也开始转变态度,对所投的企业越来越好了。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企业,在创始人离开后,团队开始变动,业务开始走下坡路,投资人的钱也打了水漂,可惜的很。有人说,为什么腾讯现在发展那么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腾讯的南非大股东 MIH 从来不插手他们的业务:)
请教一下马云,你的这么旺盛思想力的源泉是什么,你的常识是从哪里来的,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是一个复杂事情,如果复杂的话是什么事情,如果是简单的我们都能做。
马云:我都不知道二次元,但是我尊重年轻人,我敬重年轻人。如果说年轻人知道的我都得知道,我要比年轻人提前知道,那我就从上往下了。
好像前不久阿里巴巴还搞了一个什么活动,把现在很重要的中层岗位都让年轻人去做。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南天,和我年龄相仿,现在都是手机淘宝和阿里百川的负责人了。就该这么硬气,相信年轻人。我们团队现在做得好的,貌似也都是 90 年左右的了,有时候给他们传输过往的经验时,都感觉不灵了。所以,尊重年轻人,让他们去做,创始人把精力多花在价值观和文化上,是有道理的。
至于我有没有考虑过我自己的死亡,我考虑的非常清楚,我知道我都会有离开的一天,尤其到我这个年龄我经历了见过的事情,想明白死亡并不可怕,但是死亡以后你说这个公司是否怎么样,这是我现在花最多精力的事情,如何让这个公司我不在,我们不在的时候,它依然能够有一批比我们更厉害的人起来,发现人才,建立文化,建立机制,变得更为重要。
向死而生。和人一样,如果企业也经常假设创始人某一天不小心挂了,那么在做企业决策的时候,考虑的就会更加长远一些,在后备力量的培养上就会更加注意一些。去年底给团队做分享时,提到我们要做 “长久的成功”,大概意思也是强调我们为技术人服务的 “初心”,把机制建好,这样才能吸引并留住优秀的人才。
董事长没有 10 年,20 年的思考,董事会没有 30 年,50 年的计划这是错的,一个董事会必须有 30 年、50 年的思考,一个 CEO 必须有 5-10 年的思考,一个副总裁必须 3 年思考,总裁以下,经理必须是下个礼拜思考,一个员工是明天的思考,这是一个体系。不能因为员工讨厌 KPI,取消 KPI,每个人的 KPI 指数不一样,这不是数字的分解,是数字背后的东西,设计 KPI 是门艺术,管理公司是一个科学,这中间是有巨大的差异。
我邦距离这个要求还是挺远的,在努力中。对于 KPI 这个事情,可以多说两句,好听的说法叫目标。每个人都想要更多的自由,但是在一个组织中,这个自由就变成了有边界的活动。如果没有边界,大家就形不成合力,尤其对于新人,也会失去努力的方向。所以,我们团队现在特别强调每个人每个季度 /月的优先级事情,而且一定是可以量化的。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这个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