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坚信这个世界早已被外星人控制,我们都是傀儡,各国政府都在齐心协力编造一个巨大谎言蒙蔽全世界的民众;还有很多人坚信我们的孩子注射的疫苗是一个巨大阴谋的一部分,这些疫苗都是美国赠送给中国的,给中国的孩子们免费接种,实际上这些都是慢性毒药,目的是毒死我们的孩子;在西方,很多人相信癌症治疗其实早已被攻克,然而为了制药公司的利益,美国政府秘密掩盖了真相,让无辜民众继续忍受癌症的折磨,以便让制药公司从中大赚一笔;当然还有很多人坚信美国政府早已捕获了外星人,只是掩盖了真相。美国之所以拥有先进技术,都是因为他们从外星人那里学习来的,等等。
但在所有这些之中,最广为人知的阴谋论恐怕还是下面这两个:一个是认为美国阿波罗登月是假的,是在摄影棚里拍摄的,但是诡异的是全世界所有最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都被骗了;另外就是全球变暖,很多人认为这是西方编造的阴谋,目的是阻止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崛起,并因此对于同样赞同全球变暖趋势的中国气象学家们感到不可理解,怒不可遏,认为他们都已经被西方收买了——虽然这些人可能根本不懂气象学,甚至可能连看完一篇文章的耐心都没有。
“阴谋”能保持多久不露馅?那么,退一万步讲,回到一旦单纯的学术问题上来,那就是:如果类似这样的“阴谋”是真实的,它们被长久保密的可能性有多大?还真的有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计算。
首先,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当某个项目参加的人数越多,需要保密的时间越久,那么保持其秘密性的难度就越高。根据这一基本原理,一名物理学家计算了在一些最广为人知的项目中有多少人参与其中,而如果这是作假的,那么它不被发现的时间可能会有多长。
根据他的计算结果,如果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确是作假的,那么这个秘密被保守而不被人发现的最长时间不会超过3年零8个月。而如果全球变暖这个说法是阴谋,那么它将会在3年零9个月内被曝光。
进行这项计算的人是英国牛津大学的大卫·罗伯特-格里姆斯(David Robert Grimes)博士。
他最初创建了一个模型程序,用于估算一个阴谋被内部人士泄密,或是被外界识破的概率。这其中所涉及的变量包括了参与这项阴谋的人数、保守秘密的时间长度,甚至是参与阴谋者的死亡,不管是因年老而自然去世,还是由于其他原因的死亡,这些因素都被考虑在内。
然而,这项估算中的一项核心参数则是某个单独个体泄密的概率有多大。为了让这项参数尽可能接近实际,他以美国国安局“棱镜”计划的斯诺登泄密案作为参照,对参数进行估算。格里姆斯博士随后对几项最为流行的阴谋论进行评估,确定每项“阴谋”必要涉及的知情者数量。
比如说,格里姆斯博士估算发现如果登月是一项骗局,那么最起码有41.1万人必须为此保守秘密;而如果全球变暖是假的,是骗局,那么了解真实内幕的人数不会低于40.5万人;如果疫苗是不安全的,那么至少会有2.2万人了解真相;而如果癌症疗法被隐瞒,知情者数量则将高达73.6万人。
这些数字是根据类似研究所必须牵涉的部门,比如美国宇航局、白宫相关机构、制药公司和气候变化研究机构等的人员数量估算出来的。并且为了确保可靠性,格里姆斯博士在进行知情人数估算和单人泄密几率估算时都偏向取保守值。基于这样的计算,他发现不管是登月作假、全球变暖作假、疫苗阴谋还是癌症疗法阴谋,如果它们的确是阴谋,那么到现在早就应该被揭穿了。事实上,格里姆斯博士的计算显示所有这四个“阴谋”都会在执行后的最多4年内就会被揭穿。
随后,格里姆斯博士评估了要想将这些“阴谋”保守一段特定长的时间,能够允许的理论最大知情人数量。计算的结果是,如果你想把一个“阴谋”保守5年时间,那么知情人数量不可以超过2521人;而如果你想要维持秘密10年,那么知情人数量不能超过1000人;如果你想把秘密保守一个世纪那么久,那么知情人数量不能超过125人。
不要说以上提及的如此复杂的“阴谋”,即便是想简单地掩盖某个单一事件,确保每个知情人都绝口不提也并非那么简单——计算显示,当这一事件的知情人数量达到650人或更多时,完全不走漏风声就几乎是不可能的。
阴谋论长盛不衰的根源在哪里?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估算?对此,格里姆斯博士解释道:“并非所有听信了某些阴谋论的人都是完全不会思考和缺乏基本思维能力的。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概率论分析,能够让这些人重新审视自己所持有的反科学观点。”
他说:“当然,这样的计算不可能说服所有人。研究已经证明对阴谋论的坚信更多是出于意识形态或根深蒂固的信念,而不是基于理性思维,而这恰恰是为何阴谋论能够如此长盛不衰的重要根源,因为这样的固执性让阴谋论者无法接受其他不同的思想。然而,如果我们真的想要顺利解决好我们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难题——从全球气候变化到地缘政治冲突,我们都必须考虑这种基于意识形态所产生的幻想存在的事实。”
最后,格里姆斯博士指出:“从这一角度来说,我们需要更好地去分析,为何面对明显的证据,某些人士仍旧会顽固坚持自己的某些荒谬想法,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去更好的应对这样的情况。”
相关论文的详细情况已经发表在科研期刊《Plos One》上。(晨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