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猪兜风

赛事版权买得起 但是各家玩得转吗?

骑猪兜风 2016-01-17 09:31:17    200721 次浏览

  最近两年,新媒体的崛起,围绕热门体育赛事版权的争夺和购买,又进入一个新的周期,像体育、乐视体育、PPTV都处于布局阶段,更多的还是集中在篮球、足球等顶级和优质的赛事资源。由于优质的体育IP资源比较集中,可选择的数量并不多,购买版权方都选择较长的签约年限,一般都为3~5年,例如腾讯体育签约NBA中国独家数字媒体播映权长达5年,也是考虑到需要较长时间回收成本,投资战线比较长。

  由于优质体育IP持续被追捧,版权费用节节高升,无论是NBA还是英超、西甲的版权费用都比之前一个周期的版权费用上涨很多,以NBA为例,之前的2013年体育投入的赛事版权费用仅为每年2000万美元,而几年后,则翻了几倍,高达每年1亿美元。在“得版权者得天下”的思路下,优质版权资源的争夺将版权费用不断追高,已经出现了某种泡沫。例如,如今的中超,受到资本的追涨,已经有了明显的泡沫效应。

  在资本实力更强,更为市场化的新媒体的追捧下,体育赛事的版权市场变得越来越火爆,相比之下,广电领域的电视转播就显得比较落寞,由于处于体制内,缺乏竞争,多年来又是央视一家独大,电视的体育转播死气沉沉,人才不断流失,收视率节节下滑,正在受到互联网赛事转播的挑战。

  以往被诟病的粗糙的转播间、不清晰的画面和不专业的解说,在更强的资本,更先进的技术和更专业的人才的推动下,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现在的网络转播可以实现高清4K极清画面,多路信号同时观看,专业的解说员,豪华的直播间,画面不会卡,这些都是以往的网络转播所不能比的。而且因为互联网的互动性,反而增加了用户观看赛事的参与度,让互联网赛事转播在吸引年轻观众的方面具有了更大的优势。

  对于实力雄厚的网站而言,拿到更多更好的赛事版权资源,无疑就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他会成为获取用户的入口。但是获得好的版权资源,并不等于就成功了,如果没有好的团队,没有好的创造能力,版权也可以成为包袱。对于网站而言,拿到版权后,怎么用是最关键的,如何围绕版权做更多的创新和开发,如何更好地运营,如何实现商业化和变现,这是最考验网站的地方。

  在未来,腾讯、乐视将成为赛事版权市场上的第一梯队,他们拥有最多最顶级的赛事版权资源,但如何在每一个不同的领域都形成专业化的优势,建立人才优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新浪、PPTV虽然在资本实力方面弱一些,成为第二梯队,但是在体育赛事内容的二次开发方面依然有自己的特点。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