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 中文站 1 月 13 日报道
硅谷的家伙都很有趣。在上一科技行业周期中,我曾见过其中一些人。所有人都知道,有些疯狂终将结束。但他们却认为,这样的繁荣将会永久持续。
目前,科技行业共有 145 家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总估值达到 5060 亿美元。但其中一些最大的公司仍在亏损。许多人认为,这些公司给牛市敲响了警钟。
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样的警钟在 2000 年“.com 泡沫”高峰期时也曾敲响。但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会听到警钟,不会看到任何催化剂事件,也没有特别的故事发生。牛市突然就变成了熊市,仅此而已。
目前,我们正看到这一切发生在眼前。
Square
如果你一直关注科技行业,那么几周前你可能看到过 Square 上市的新闻。Square 于 2014 年以 60 亿美元的估值完成了一轮融资,而目前已经上市。然而,Square 当前的市值仅为 40 亿美元。
在 Square 的 IPO(首次公开招股)路演之后,投资者认为,Square 目前的价值达不到此前融资中的水平。因此,在 60 亿美元的估值水平上,Square 很难吸引投资者的兴趣。最终,该公司以 30 亿美元的市值完成了上市,每股价格 9 美元。(至少 Square 上市之后的表现不错,目前股价为 12 美元。)
没有任何催化剂事件,没有任何警钟。问题只是之前投资者给出的价格太高,而现在他们决定把价格降下来。
但你要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某次 IPO 的价格低于风投投资的出价,那么其他公司的 IPO 可能也会如此。
富达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公募基金巨头富达的一些基金也持有私营公司的股份。富达目前正在研究,如何对这样的资产估值。
一般而言,风投公司需要给自己的投资标上“市场价”,而它们通常会依靠第三方估值公司的服务。这样的估值通常基于市场情绪和观点。可以想象,一些估值可能是完全错误的。
估值本身并没有太大意义。如果你是风投的有限合伙人,那么最终关注的是投资和回报。然而,标市场价的行为可能会助长短期的估值波动。
就富达而言,该公司也会为这类资产标出市场价,并依靠估值公司提供的服务。然而,红杉资本聘请的A公司给出的估值与富达聘请的B公司给出的估值很可能不同。富达或许希望更保守的估值。因此,富达对这些投资的估值水平已低于相应公司最近一轮融资时的水平。
这样的做法将风投置于尴尬的境地。他们是需要效仿富达的做法,还是继续坚持给予较高的估值?
这种情况导致外界很难有信心看多这些创业公司。
Uber
Uber 是全球最大的“独角兽”,估值超过 500 亿美元。然而该公司并未盈利。目前,Uber 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而估值可能达到 700 亿美元。
投资者以 700 亿美元估值投资 Uber 的唯一理由在于,该公司在 IPO 时的市值能达到 800 亿美元或更高。但如果看看 Square 的遭遇,那么就可以发现这样的目标很难实现。
此外,如果你以 700 亿美元的估值投资 Uber,而富达同时又下调了估值,那么你要如何自处?我认为,不会有人愿意以 700 亿美元的估值投资 Uber。Uber 目前正陷入困境。如果急需现金,那么该公司要么上市,要么选择自降估值融资。
这正是熊市的起点。
传统科技公司是否会王者归来?
我在一年半之前就预测,硅谷公司已经触顶。而所有目睹 Square 上市过程的业内人士也都会认为,这可能就是硅谷公司的估值顶部。
这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 投资者对价值的重视是否将超过增长?(如果我没有弄错,那么情况已然如此。)
- 大市值公司的表现是否将超过小市值公司?
- 当新一代科技公司触顶时,老一代科技公司正在做什么?可以看看微软的股价走势。
这些信息可以帮你得出结论。(李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