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日在网上看到几张截图,图片讲述的大概是某个领导的日常工作,因为“出席……活动”,“慰问……”,“审议……工作制度”,“座谈”这一类词汇频繁出现在截图中。屏幕上接下来的文字却让我一愣,“现在的学生干部,真是装得一手好X”。
原来这竟是一位高校学生干部!再去细细翻这些截图,看得出来,这大概是某国内顶尖高校中的一位学生干部,有不少去各个省参观学习的机会。但字里行间却用了“我视察了…省…工作”之类的词语来表述。
毕业季,原本是大学最有滋味的时光之一,可以抱着恋人放肆地哭,拿着啤酒尽情干杯、酣畅淋漓。可即使就是这样的时光,也在截图里被呈现为“紧接着要安排毕业的诸多事宜”。
我看了不大是滋味。这种感觉就好像大热天喝下可乐,你原本指望通过二氧化碳带动的打嗝散去身体内的热气的,可却迟迟没有嗝意,肚子里还涨得难受。
这位截图中的学生干部难免有些过于突出,如果单以此一人一行为论今日的大学学生干部的官派作风,难免有失公允。但这样的行为却勾起了我多年前的一桩回忆。
“现在的大学生说话都跟当官的似的”
2010年,我还在大学校园读书。北方的一所“985”、“211”高校,人很多,楼很多,校区也很多。那时候湖南卫视有一档综艺节目,叫《岳麓实践论》,来我们学校招嘉宾。这档节目现在已经停播了,但它那时候的口号却很吸引我,它认为“大学生是改革这个社会的最后一批力量”。我当时不解,现在却觉得有几分道理。
大家工作后各入职位,思考问题难免受职位所限,考虑问题的角度有了牵制,考虑问题的结论就打了折扣。更何况,我们惯常在抱怨的“社会习气”,跟大林子里各式各样的鸟打过交道以后,我们很难再百分百掏出真心去呼吁、去探索、去奉献。而大学生不一样,十几年的求学生涯,应该是饱读诗书的人才;但又尚未踏入社会,未受影响,思考问题自然能做到不偏不倚,坚持真理。
当时,在一间不大的教室里挤满了来应征的学生。一番唇枪舌战后,我侥幸和其他六人一起组成了XX大学学生调查团。接下来的路径是我们将到某市调查一周,之后邀请该市领导跟我们一起回到湖南卫视演播厅录制节目。我们的调查主题跟医改有关。
为了节目看起来好看,在进演播室之前,我们还先后邀请了湖南地界《潇湘晨报》等多家媒体有思想的老师前来商讨,出谋划策。不曾想,我们这几个学生成了最卡壳的一环。
原因是我们习惯了“出口成章”,动辄“尊敬的领导”、“视察”等词语一个接一个,在编导眼里,我们“几乎不会说人话了”。为了让我们的说话听起来接地气一些,编导竟然挨个把我们要表达的意思在纸上进行了语系转化,敲出来再交给我们,背下来。
半个月之后,节目录制结束。我们七个人很兴奋,在湖南卫视的演播厅里尽情拍照。编导很沮丧。我听到了一个评价,“怎么现在的大学生说话都跟官员似的,倒是那几个官员说话更接地气”;还有一个担忧,“这期节目能不能播还未必”。
为期一周的实地调查,我们先后跑了近十家医院,问问题的时候总是“国家策略”“调研”等话语体系,急得南方的编导在北方的大冬天里直冒汗,“你们就不能把自己当作一个人去想问题?每个人早晚都要进医院的呀”。
那时候无法理解编导的心焦。我们这七个人,都是各个学院重要学生干部岗位上的现任者,说话表达都很在行,怎么在你面前就不行了呢?
什么时候开始?
在大学时期,各学校学生干部大抵有相似的“做官路径”。大一干事,基本以干活为主:拉赞助、办演出、搞讲座;如果你干的够好,大二就是学生会的副职,某部的副部长或直接是副主席,你仍在干活,但主要负责发号施令;大三,如果你还能留在学生会,基本就是正职了,这个时候官范也该起来了,你需要做的只是在某些活动上“出席”一下,在各部门的迎新上,“慰问”一下。而对应的,你会被尊称为“X姐”或“X哥”,这个在社会上多是年龄区分的表达,转化成为大学校园里地位尊卑的官范必需品。
如果你曾经或正身处高校,你想必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学生会的某场活动,大一的新生忙着搬椅子搬道具,不远处一颇有气场的学生端坐在椅子上,看着。他/她身边往往还站着几个弯腰与之讲话的人。抑或你刚进大学,你报名参加了学生会,被面试通过了,你坐在迎新会议上。会还没开始,你即被带动着站起来欢迎主席或部长的到来……
看到过这样一个段子,“现在出门绝对是流行带助理而不是携夫人,今天是我们研会的晚会,看着都是一男一女出席的,可部长级或以上人物几乎都是带着助理而非女友”。还配有这样的评论,“现在不敢喊嫂子,很尴尬。按职位吧,助理一般也都是下级,喊起来不合适,只有鞠躬”。
你能够想象这样的画面吗?一场高校的迎新晚会台下,各学生干部身边带着一个姑娘,彼此寒暄,或许还身着西装。最可怕的是,他们真的认为这样很合适。
我也有曾在此跌倒的朋友,拿着一堆写满了官职的简历给HR看,换来了“自大自负”的名号。
什么时候开始高校学生干部流行这样的做派了呢?是什么让他们成为这样了呢?
2011年复旦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时任校长杨玉良直斥“学生官场怪状”,学生“跑官要官”,一时引起舆论哗然。可以想见,杨校长说出这番话之前,必是已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此类现象,觉得到了不说点什么不行的时候才开口。可见这一现象已盛行多年。
随后,《光明日报》等媒体接连做了诸多调查报道,“替学生会部长交手机费”、“买饭打水”等吐槽从大一新生嘴里不断吐出,大有“大学生官场之乱象”的演化。
实在心焦,已经接受这套思维、并且游刃有余的大学生干部,踏入社会后会返老还童、踏实做事呢?还是愈发炉火纯青,一去不回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