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是成都今冬最冷一天,气温创新低6.8℃。成都1路公交车司机袁伟穿着Polo短袖、三分裤,在昭觉寺公交终点站走来走去。
周围都是羽绒服、棉大衣,他一个花白寸头、短袖短裤、黑色布鞋,在人群中甚是打眼。
一年四季都穿短袖,夏天耐热、冬天耐寒。他说自己其实从小体弱多病,40岁那道坎跨过后,花了3年时间研究出一套食疗“秘方”,之后的冬天他便一直穿短袖……
曾经体弱
40岁后自学钻研养生之道
20日下午4点过,太阳还没完全出来天就又变阴了。
成都昭觉寺公交站,人们进进出出,大多抄起手、佝着背,有人用袖子裹起拳头提行李。风一阵阵往大门灌,站内停满了公交车。在靠里的位置,一个寸头、短袖、三分裤的中年男子,甩手走在羽绒服、棉大衣里面,实在打眼。
“火娃”叫袁伟,成都北星公交公司406队1路公交车司机,46岁,开了20多年公交车。“你看嘛,我头发20多岁就开始白,耳朵也小。”他对华西都市报记者说自己先天不足。
40岁,对袁伟来说是道坎。“那时人越来越萎,每年花几大千看病。”身体每况愈下,他觉得与其把钱用来看病,不如用来吃,增强体质。
首先,他把抽了几十年的烟戒了。接着,他开始研究养生之道。每天除了上班的8个小时,其余时间袁伟都在看养生书籍。每种食物属寒性还是属热性,什么体质的人适宜吃什么,他都说得头头是道。如今他身高165厘米,体重只有120多斤,身上难见肌肉。“真正的健康不一定是外表肌肉发达,而是五脏六腑健康。”
独家“秘方”
平常食物加高级中药定制
袁伟相信,世界万物都符合相生相克的原理。“钢铁遇硫酸会腐蚀,遇高温会融化。人也一样。”在他看来,只要懂得食物的阴阳、寒热,就能调节体质。而他自己的体质,就是40岁之后的两三年时间“熬”出来的。同时,他还熬出一套属于自己的“秘方”。
“这东西我每天都吃,增加阳气。至于是啥子,嘿嘿,不方便说。”袁伟狡猾地把眼神游移开,抿嘴摇头。华西都市报记者禁不住好奇打探,他才隐约透露,就是平常的食物再加一些高级中药,量身定制。为了制成这东西,他拿自己做实验,最开始“热量”只能维持半天,他就试着加重剂量,又用寒性食物再补充均衡一下,花了两三年时间试验,终于制成。并且,夏天和冬天配方不同,根据季节、气温灵活调节。
说到袁伟的“秘方”,车队同事相视而笑。“他上班都是自己躲在车子里吃,不让我们看到,那秘方,他才不得说哦!”同事们半开玩笑,袁伟站在一旁踱步,也不生气。他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要把钱花在提高体质上。再也不想去医院了,除非我器官衰竭。”
同是“火娃”
冬天洗冷水澡 以独特站姿防寒
袁伟并非孤例。成都一位退休教师郭强也很“火”。
郭强年逾60岁,冬天只穿长袖衬衣,坚持洗冷水澡。他说穿着臃肿妨碍人活动,一旦热起来,人会变懒惰。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自己站姿的不同,对寒冷的感觉也不同。
那是在韩国旅游,下雪。他穿长袖衬衣外出,以为只在室外活动半天,没想到被朋友带上山。吹着海风,相机被冻得按不动键。他感觉自己就要变成冰块,他慢慢试着改变站姿,就真的感觉不冷了,“我叫它‘天人合一’健身法。”郭强笑称。
“我的防寒宝典有三”,他说首先是心里别怕冷;二是坚持洗冷水澡;三是打太极拳。他认为,大自然的四季变化有其规律,人的功能也可自我调节顺应自然。“我希望大家不要学我,叛逆自然不可行。”他称,冷给他带来清醒的头脑和兴奋,做事干净利落。
中医专家
“火体质”不神秘 不要刻意模仿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韩林说,其实像袁伟这种状况“并不神奇”,只要刻意通过锻炼,在饮食起居等各方面适度调节,人人都可以办到,“但是我个人建议不要刻意模仿。”
韩林介绍,中医的“火体质”通常指阴虚火旺之人,指那些稍微运动便易发热、出汗、易上火,但是这样的人并不代表不怕冷。很多人通过锻炼等方式,达到不怕冷的效果,比如冬泳的老人,皮肤毛孔比常人紧密,冷空气不易入侵,习惯寒冷从而增强抗寒能力。
然而是不是人人都适合变成“火娃”呢?
韩林建议大家不要刻意去尝试,他认为,冷刺激有利于保持清醒头脑,血管和毛孔的收缩能抵抗外来细菌入侵。“顺应自然规律,天冷加衣,可以让身体保持一点寒意,但不能过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