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李根
面对行将结束的2015年,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的关键词是“摸索”和“乐趣”,“这一年挺好的,推出了“在行”。创业者本身的状态就是不断摸索和找路,而创业最大的乐趣就是不断面对变化和不确定性。”
在离线主办的“OFF2015-离线未来大会”主题演讲结束后,姬十三接受了新浪科技采访,聊到了对于在行这一年的看法,说起在行的融资情况,以及在行口碑传播还不是很快的问题。
姬十三说,“在行”现在基本在自己的想象范围之内,而且马上就会推出远程一对一,“很多人以为远程比线下见面很容易,但其实就在行来讲,线下见面的仪式感会很重要,毕竟如何生活场景。但远程的话,会是一个全新的用户行为,我们会以音频的形式先试水。”
另外,对于倍受关注的在行融资问题,姬十三表示现在在行的压力不在资金端。“融资还不太方便透露,但不缺钱。压力不在资金端,毕竟这是全新的商业模式。在行的发现和成长都是创新性的事情。不过现在也过了一个社区最难的启动阶段。”
“本质上在行是一个社区:线上 线下。不过在行才半年,社区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爆发,社区需要建立早期用户和氛围,是全新的商业模式,不像工具性的产品,会很容易引爆。”姬十三解释口碑还不够快的问题。
不过,对于在行的这一年,姬十三表示发展还算满意,现在已经将这个共享经济和O2O大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付费制经验交谈平台推广到了7个城市,并邀请到了5000多位行家。
值得一提的是,理工男姬十三或许并不擅长讲故事,但对于“在行”诞生和发展的故事,他讲得很认真细致。
以下是姬十三在离线大会上的演讲(新浪科技有整理):
再造现实是每个极客心中的梦想,因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每个人都希望找到一块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改变它。今天我们利用共享经济再造师生关系,我们希望重新打造和塑造一个人人为师的世界。
整个故事要从2013年开始讲起,那个时候我正在试图搞在线教育,我发现自己离开大学校园十几年了,我跟同事说,我们在办公室里面,拍脑袋是想不出来的,你们应该去现实中看一看。所以当时我让五个产品经理跟运营,杀到北京五个大学里面待了一下,我自己跑到清华大学大三化工系的学生宿舍里面,跟他们一起吃、一起住、一起睡,当然是男生宿舍。
晚上大概9点钟以后,大家都慢慢地从自习室回来了。去清华大学去了解学生是怎么学习的这个太不靠谱了,因为清华大学都是学霸,这是非常极端的案例。不管怎么样,他们从自习室回来以后,到宿舍里面还是讨论学习。终于到了11点钟,大家开始上床睡觉了,我们开始整夜卧谈,我当时就发现当我这样一个外来者侵入他们的时候,他们都非常感兴趣,因为好像他们生活当中还蛮少能够遇到像我这样年长比他们长十几岁,可能在职业、创业经验上比他们中很多人都丰富。所以,整个晚上我们都在聊梦想、聊职业、聊成长,我觉得好像整个晚上的确帮到了他们很多。他们大多数人都是学霸,但是我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他们很多人对未来要从实什么事情其实并不清楚。很多人说我未来要当,有些人说我未来要留学,有些人说我未来应该继续读研。但是不管什么理想,他们中大多数人获得这个想法的初衷只是因为:师兄这么做的、老师告诉我这么做的,家长告诉我回去当公务员。他们并不真正为自己打造一个梦想。
当天晚上卧谈,我得出了这样的想法,很多人,像清华大学的学生他们知道一件事情能够怎么把它学好,他们知道怎么去学,但是对于他们来讲,为什么而学?反而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凡是那些解决了为什么而学的孩子们,他们往往学习的动力就会比其他人要足很多。
回想起来,自己的经历好象也是如此,我自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小镇年轻人,70年代出生于一个海岛。我们那个地方大概算四、五线城市,从小其实没什么人能够在教育、学习、成长上帮助到我。老师比较普通,我跟老师的关系不那么近,小镇青年的教育完全靠自我教育,所以大家来自小地方的年轻人可能都会有像我这样的经历。我自己回想起来自己当时能够成长起来,全靠家乡有一个图书馆。
包括到了大学之后,现在回想起来,会发现很多的时间是白费的,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未来要从事什么事情。现在回想起来,很多课程不需要考80分,甚至不需要考70分,只要60分就够了,可是那个时候怎么知道什么课要努力学好,什么课是未来最重要的事情。我或许应该在大学时候努力实习,而不应该花时间在自习室。我更多的时间是在实验室待着,而不该花时间在课本上学习。当下的种种,在学校里面的时候,其实我们没什么人能够知道。
我马上就产生这样的想法。理想化的学习环境老师应该怎样的存在,或者被极客改造过的学习环境,老师和教育资源应该怎样的存在。最理想的情况是后面几位嘉宾讲到的,人工智能,这个电影大家都看过,讲的是主人翁和操作系统不停对话,好像无时无刻有一个女老师,在跟他对话。理想化的学习环境是这样的。
第一,一个好老师能够教很多人,让好老师的效能发挥到最大。在线教育已经具备这一点了。
第二,我们希望更便捷、更快的随时随地获得老师的指导。
第三,我们需要更多的好老师。
第三点很多人不太理解,为什么需要更好的老师,如果我们只是把教育和学习看作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许我们今天会说,老师的供给够多了,大学生每年就这么多,大概每年10%左右的成长,学校老师的数量看起来应该是有限的。但是我们把学习看成是人生整个漫长生涯中的重要一部分,我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刚才在后台有个嘉宾说,现在就在拼命学习,比如说他要去学习如何泡妞,他需要学习如何打牌,他需要学习如何买房子。如果把这些看作是人生阶段当中非常重要的学习,试问离开校园之后,有谁能够教我们。我们除了从网站上获取这样的知识,我们除了从课本、书本上获取这样的知识。除了自学之外,并没有人能够在这些事情上像老师一样手把手教导我们。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在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或者理想状况下,在很多事情,在世事万物上,都应该有人随时随地地对我们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中国古人早就有过这样的理想,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可能是一个非常“极乐邦”的这样一个学习环境。
但是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去做呢?我觉得应该有几点:
第一,我们应该把老师的门槛给降下来。比如说我自己在有些方面就是一个很好的老师。比如说在创业这个事情上,如果我去教清华大学的学生,一定比他们老师教得好,可是我不会去教,因为我觉得上课堂系统给他们讲课程这个事情太难了,我做不到,我只能做到答疑解惑,指点迷津,但是去做一个系统的课程,这个事情非常非常难。
我们应该有更小的指导颗粒度,这个跟刚才是一致的,我很难给他们讲系统的创业课程,但是如果有学生有疑问来问我,这个事情我能够很好的做到。
我们应该建立一个优秀的评价和筛选机制。试问今天在座的几百人,每个人可能都有所长,每个人都可以在一件事情上成为周围人的三人之师,但是我们很难筛选和评价这些人。所以如果像学习书本一样,像豆瓣读书、豆瓣电影一样,我们给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建立一个标准体系,这个事情打多少分,如果有这样的评价和筛选体系不是很好吗?
我们要连接每个学习对象,把每个人不是当作一个人,而是当作学习资料去连接,这当然是一个理想化的世界。
我们今年尝试了一个事情,我们试图用共享经济的方式连接每个人,把每个人当作学习资料,进行重新的筛选、评价,让每个人随时随地能够找到自己的三人之师。
做的产品叫“在行”,没经验求教无门,我们没有办法从网络和书本获得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怎么办?我需要面对面。这个事情非常有趣,今年做了产品叫“在行”,线上约,线下见,一对一,面对面。在“在行”里面你找到各个领域的牛人,这些人被前面的学生进行评价、打分、筛选,你可以约他到线下咖啡馆,用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向他请教一件事情,他只需要为你出谋划策、答疑解惑,他不需要为你进行系统性的上课。所以这件事情对于每个行家来讲压力比较小,只需要在楼下咖啡馆跟你喝咖啡,这件事情你想不想干。
我们试图通过付费的模式来获得求教,当你付出费用以后,我们发现这个事情变得非常有趣。我刚才在跟李婷在聊,这个活动她不希望免费,如果免费,你们周六不会这么早过来。因为你们付了99块,导致大家早上不会迟到。当付费机制引入一个分享模型的时候,我们发现一切变得非常有趣,建立了一个非常正式的仪式感,使得来者正式地向老师求教,使老师非常认真的对待自己的付出。
今年4月份上线以来,这个产品已经走了七个城市,在七个城市建立了5000个行家,我们已经建立了几万次连接,使得几万人在线下一对一面对面彼此去请教。今天在七个城市,每天大概有300多对人正在线下见面通过在行,一对一、面对面,在咖啡馆里面彼此请教、彼此建立一个轻度的师生关系。这件事情非常有趣。
我发现这件事情重新塑造了师生的关系,我自己的第一次经历非常有趣,第一次出台。我自己是个容易紧张和容易局促的人。第一次一坐下发现对方是个戴金链子,穿花衬衫,他自称是一个草根创业者。我当时特别紧张,我平时真的不太擅长跟这些人打交道,我觉得在台下遇到他我一定不会交换名片,我觉得不是一类人。一坐下我就特别紧张,担心今天我发挥不好。但是坐下的刹那,他拿出一个本子准备开始记录。我瞬间就放来了,因为通过这样一种联系、联结,他事先付费给我,他知道我要给他讲什么,我事先交换资料,今天讲哪几点,他拿出本子记录。我一下子就找到了当老师的小小感觉,我变得非常放松,我花了一个小时喋喋不休教育一个穿花衬衫、戴金链子的人,非常非常爽,整个过程我收获了很多,我相信对他的帮助也很大。通过这样仪式感的关系重塑了师生的关系。
试想,大部分的人,通过这样的方式被触及到,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这是我们的理想。我们甚至还在试图建立一种更深的联系,师北宸是科技专栏的作家,他在“在行”上卖的,是他教人如何打造个人品牌,教人如何开始起步写作。他发现写作这件事情可能没有办法通过一次来教好,所以他建立一种模式叫私教,我们说健身有私教,可能要教你30次。我们说很多事情有私教,但是知识,在生活中知识,私教这个事情很少见,师北宸就开始试图这样尝试。他通过四次到八次的见面 线上 作业,去给这个学员建立一种长线的培训,这样一个关于他个人写作的成长路径,他现在已经教了好几个人,他觉得非常有趣。
通过这种模式,他好像跟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一对一的学徒的关系。我们知道学校教育是最近两、三百年才开始出现的,在两、三百年之前是学徒制,我们跟长辈学习一项技艺,但是这样一件事情,最近两、三百年已经很少发生了,可是这才是真正的个性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一个深度关系的联结。通过“在行”,师北宸正在做这样的试验。
谢谢大家,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到“在行”上注册成为一个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