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猪兜风

女子遭遇无密扣款:接个电话信用卡被扣4000元

骑猪兜风 2015-12-06 11:01:25    200749 次浏览

  作者:邓月红

  家住南岸区的刘女士被一条银行扣款短信吓了一跳,自己的银行卡被扣了3980元。

  “没有消费,怎么会有扣款?”着急的她跑去银行一查才知道,被扣的钱是因为买了纪念品,这又让她和丈夫迷糊了,自己何时买了纪念品?

  银行怎么会搞错?在丈夫的催促下,刘女士突然想起,多日前,自己曾在午觉时接过一个电话……

  “你的信用卡消费3980元”

  这事得从11月27日说起。

  当天,家住南岸区的王先生在玩妻子手机时发现,手机上有一条来自银行的未读短信。短信显示:11月19日,妻子的信用卡消费了3980元。

  “你买了啥子?”王先生询问妻子,不过妻子刘女士一头雾水:自己又没有使用信用卡消费,而且,自己一月3000元的退休金,怎么会买这么贵的东西?

  丈夫拿出刘女士的手机,上面清楚显示:“您尾号0082的信用卡11月19日15:39分12期消费人民币3980元。”

  刘女士一下蒙了,两人一合计,难道信用卡被盗刷了?

  睡午觉时接了个推销电话

  经过左思右想,刘女士根据扣款时间一天天往前推,终于想起,在扣款的前几天,自己接到了一个推销电话。

  当天早上,刘女士还在睡觉,突然接到一个北京打来的电话,话筒中,一个操普通话的女生说,最近公司做活动,正在销售抗战纪念品,具有收藏意义,到一定时间可以增值,价值3980元。

  “当时我就说不买,但是女的一直给我推销。”刘女士说,最后对方提议,公司可以先寄一套产品给她看看,不一定要购买。“我想这可以考虑,于是就说要得嘛。”

  但没想到的是,过了几天,就接到了银行的信用卡扣款短信。

  银行承诺追回款项

  搞清楚缘由后,夫妻俩来到银行。工作人员得知他们的来意后,查了一下,告诉王先生,这事由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他们愿意帮其联系银行的信用卡中心。

  “当时信用卡中心那边就说,在5天之内帮我们追回钱款。”王先生称,自己随后又在家等了5天,这时,刘女士就不断接到“0108105***7”的座机号打来的电话。工作人员请求不要退纪念币和纪念章,不然自己的工作都保不住。

  王先生告诉记者,这让他不能接受,也告诉对方,自己根本就不需要这些纪念品。到了本月2号,王先生依然没有收到退款短信。

  记者调查

  扣款单位是家电子商务公司为银行合作机构

  昨日,记者看到,刘女士收到的这条短信来自于一个“9****”的号码,经查是某银行的服务热线。

  昨天,记者根据刘女士提供的推销电话号码回拨过去,得知是一家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客服电话。进入该公司网站,记者看到,该公司自称是最专业的银行驻场外呼公司之一,成立于2012年,主营业务:电话营销、会员管理、数据分析等项目。注册资金1000万。

  官网的展示品上,也有各种纪念币。

  钱怎么被转走的?

  商务公司:电话中答应就算下单

  记者在电话中询问该公司客服人员,刘女士既没有输入银行卡账号和密码,也没有点击网络链接或回复任何短信,怎么钱就被扣了呢?

  “这是‘无密扣款’,银行会核实通话录音,审核通过,可以直接扣款。”该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客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公司与银行有合作,推销人员在向客户推销产品的过程中,全程都有通话记录,银行会核实录音,审核通过后直接从客户账上扣钱,他们公司就可以直接发货,目前刘女士购买的产品已经送到重庆某网点。

  难道仅仅是电话中的两个字,对方就能直接扣费?

  昨天,记者拨通了该银行信用卡中心官方客服,说明了刘女士的情况。

  “在电话中确认了,就算下订单了。”该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刘女士购买的可能是该银行信用卡中心网上商城的产品,如果是信用卡中心客户,推销人员在拨打电话时就已经确认了客户的身份,所以如果客户在电话中同意购买,就算下订单了。

  记者再次询问这算不算“无密扣款”,该客服人员表示,只要客户同意购买产品,商城确实可以不输入密码直接扣款。

  3号下午,刘女士和王先生再次来到该银行南岸一网点,在大堂经理帮助下,刘女士联系了该银行信用卡中心。信用卡中心客服人员告诉刘女士,目前她购买的产品已经作退货处理,而货款将在7到15个工作日内到账。

  机票、保险等也可能“无密扣款”

  但协议密密麻麻,很少有人看

  那么业内其他银行存不存在“无密扣款”的情况?

  记者采访了市内多家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信用卡确实存在“无密扣款”这种形式,不过需要银行、市民、还有扣款企业机构三方签订扣款协议,且需要得知卡号和密码等信息。

  “银行对信用卡的无密扣款都很谨慎,不会轻易办理。”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信用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市民都办理过无密扣款,只是不知道这个提法。“如机票、酒店、保险等,也可能出现在水电气、电话费、物管费的缴纳等”。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无密扣款首先要实名制,此外还需要银行、市民、扣款企业机构三方需签订扣款协议,且需要得知卡号和密码等信息。“如果没有和对方、银行签署类似协议,那么责任应该在银行和扣款方。”

  不过,记者采访市内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银行并没有专门针对无密扣款的三方协议,其可能包含在信用卡领用协议中,或者以其他方式存在。

  有多少人注意过这些协议?

  记者对周围的朋友进行调查,10个人中,10个人都表示办卡时未看过相关协议,其中还包括银行的工作人员。

  律师解读:

  未得到消费者承诺,不得擅自扣款

  记者梳理发现,其实关于“无密扣款”的案例在全国已经有过相关案例。

  2011年,上海审理了一起信用卡被“无密扣款”的案件。胡先生通过一家计算机技术公司向宾馆预订一间客房,用自己的一张设定了消费密码的某银行信用卡作了担保。约定入住的当天中午,胡先生给计算机技术公司打去电话,要求取消这张订单。公司随即告诉胡先生说,宾馆不同意取消订单。一周后,银行以“预授权确认”的名义,从胡先生这张信用卡里扣划了全部房费。

  胡先生坚决不同意扣划,一审判决后,又到市二中院打了二审。最终二审驳回了一审判决,判决银行返还胡先生150元,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昨天,记者咨询了相关法律人士,律师告诉记者,银行在进行“无密扣款”时必须得到消费者的消费承诺,也就是说必须达成法律协议,在未得到消费者扣款承诺的情况下,不得擅自扣款。

  接到促销电话别轻易说“好”

  那么,“无密扣款”是否容易导致信用卡被盗刷呢?

  我市某股份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告诉记者,“从接触信用卡业务以来,还从来没碰到过无密扣款出现过盗刷的。”据该人士介绍,银行会对合作机构的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比如要求机构必须是注册资金在1000万以上、管理规范的大公司。“因为要求必须是办理实名制业务,才能用无密扣款,因此很容易追查到实际资金使用人。”

  不过,上述人士提醒,消费者在办理信用卡时,可以先和银行确认支付方式是否为“消费凭密码”。此外,需要对信用卡进行无密扣款,银行或者合作机构需要知晓信用卡卡号和密码,消费者在接到类似促销电话时,不要轻易点头同意,也不要将信用卡信息告知对方,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内容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