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鱼看起来真怪,外壳像鳄鱼一样硬邦邦的,全身还布满花纹长着刺,有没有人能鉴定一下?”昨日上午,市民黄先生称前天晚上他在村里的小溪里,意外捕捞到一条“怪鱼”,身上分布着豹纹、嘴巴长在身体下方,就连捕了30多年鱼的父亲也搞不清楚:这到底是什么鱼?
经鉴定,“怪鱼”学名叫下口鲇,原产南美洲,身上花纹繁杂,被引入中国后一般作为观赏鱼饲养,因为能吃鱼缸中的垃圾,被人称为“清道夫”。专家提醒,“清道夫”为外来物种,不仅吃水中的垃圾,也会吃鱼卵、鱼苗,市民不可随意放生。
小河里捕到“怪鱼” 身披豹纹“铠甲”
昨天下午,记者在晋江池店镇潘湖村黄先生的家中见到了这条“怪鱼”。“怪鱼”被黄先生的父亲黄阿伯放置在一个红色的水桶里,长约30厘米,重将近500克。记者看到,“怪鱼”的头部有点扁,眼睛和鼻孔长在头顶上,嘴巴藏在“下巴”底部,与肚子连在一起。鱼的嘴形就像年迈的老人,看不到牙齿。身上的花纹黄黑相间,有点类似“豹纹”,鱼鳞坚硬像一身铠甲。
今年60岁的黄阿伯说,18日晚上,他的儿子在村里一条小河捕获这条“怪鱼”。黄先生说,当时鱼在渔网里一边游一边往上蹿,看起来力气不小。“我从小就在溪里捕鱼,捕了30多年了,也没见过这种鱼。”黄阿伯笑着问,不知道这种鱼叫什么、能不能吃。
“怪鱼”为“清道夫” 不可随意放生
昨天下午,记者将“怪鱼”的图片发给水族馆的工作人员和泉州市水产技术站的专家。经过鉴定,“怪鱼”实际上是“清道夫”鱼,又名吸盘鱼、垃圾鱼。泉州市水产技术站人员小张告诉记者,“清道夫”的学名其实叫下口鲇,原产南美洲,身上花纹繁杂,被引入中国后一般作为观赏鱼饲养,在水族馆也能买到,并不是什么特别的鱼。有养鱼行家表示,像黄先生捕到的这么大的“清道夫”在水族馆一只售价一般不超100元。
“这种鱼是外来物种,主要以鱼类排泄物、海藻为食。”小张说,“清道夫”生存能力强,并且会吞食鱼卵,大量的“清道夫”存在可能会妨碍其他鱼种的繁殖,破坏所在水域的生物资源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她提醒市民,“清道夫”为外来物种,不可随意放生。此外小张还表示,“清道夫”其实是可以吃的,在原产地也属于食用鱼,但是口感不好,骨头很多,不建议市民食用。